深圳商报·客户端记者 刘芳
近日,深圳市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中试转化基地主体结构正式封顶。这座总建筑面积超12万平方米,总投资超8亿元的产业园区,正式迈入建设冲刺阶段并同步开启预招商。
作为深圳光明科学城“产学研用”一体化核心载体,项目坐落深圳光明西田片区,托大科学装置集群与丰富的高校科研资源,以“精工筑造硬科技中试高地”为定位,聚焦半导体、新材料、智能传感器和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打造从技术验证到产业化的全链条转化平台,为大湾区硬科技企业提供稀缺的中试生产空间与创新生态。
项目毗邻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步行800米即可抵达大科学装置集群片区。企业可直接共享大科学装置实验资源、高校人才智库及前沿技术成果,形成“实验室研发—中试验证—产业化落地”的黄金链条,解决硬科技企业“研产脱节” 痛点。功能分区与生态融合,采用“北产南研”布局,北区集中高标准厂房和生产配套,打造智能制造基地;南区集聚研发中心及生活配套,形成创新生活圈,运用连廊、平台等灵活设计,实现人车分流、货运客运高效分置,既保障生产效率,又通过营造滨水栈道、活动广场等生态交流空间,让产业与自然和谐共生。
目前,预招商登记通道已全面开启,企业可提前锁定约6.2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2.4万平方米研发试验楼、1万平方米宿舍及配套设施,优先享受空间定制、政策对接、科研资源联动等专属权益,为企业预留充足装修与投产准备期,助力缩短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周期。
依托光明科学城“3+3+1”产业集群规划,项目重点扶持半导体、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入驻企业可优先享受科学城产业政策、人才补贴、科研项目申报等配套支持,与大科学装置集群、高校科研团队形成创新生态闭环。
(光明科发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