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指出中国软件市场在2025年二季度延续了AI原生应用的强劲发展势头,在AI基础模型和应用领域,AI厂商正从基础集成阶段向使用特定用例的更高级别LLMs过渡。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7月7日高盛发表研报指出,智能代理(AI Agent)、多模态AI模型和模型部署成为中国软件行业的三大核心增长引擎
AI创新势头强劲,但方向分化: AI智能体(Agent)和多模态模型正从概念走向应用,成为企业软件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这预示着技术层面的持续投入和产品迭代将是常态。企业端(ToB)需求坚实,政府与国企是主要买家: AI项目的中标数据显示,真正的买单方集中在国有企业、政府机构和学校。尤其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私有化模型部署,正在成为一个规模可观且增长明确的市场。消费端(ToC)变现挑战巨大,付费转化率仍是短板: 尽管AI应用层出不穷,但数据显示,面向个人用户的AI工具付费率普遍不高(大多在3%-13%之间),对总收入的贡献仍然有限。国产化替代加速,EDA软件成确定性赛道: 在特定领域,如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国产化需求正推动本土厂商加速产品发布和市场扩张,形成了一个确定性较强的增长点。AI智能体崛起:企业软件的新一代交互入口
报告指出,AI智能体正从边缘设备和企业内部讨论的概念,快速演进为可商业化的产品。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AI+”,而是有望成为企业和知识工作者的新型用户界面,核心能力在于能够响应甚至主动适应环境变化,自主规划并完成工作流。
高盛举例表示,私营公司Manus已在2025年3月推出了通用AI智能体,能独立完成简历筛选、房源搜索等复杂任务,并给出了每月39美元的定价方案。
此外,软件供应商正在加速将AI智能体集成到其专业平台中。
例如,金蝶在5月份推出了财务、差旅、招聘等5种专用AI智能体;美图也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AI智能体,以优化其娱乐和生产力工具的用户体验。
企业端AI需求坚实,但消费端变现挑战巨大
高盛对4月下旬至今的企业应用项目中标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25年二季度项目势头稳健。
一个显著的趋势是,以DeepSeek R1为代表的基础模型发布后,显著刺激了国有企业、学校和政府客户部署私有化AI模型的需求。
从具体项目来看,AI模型部署项目的整体规模普遍大于其他ERP或系统升级项目,因为其中常常包含计算硬件等集成解决方案,推高了合同价值。研报举例具体中标案例:
中钢集团的LLM模型项目,金额高达4350万人民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的ERP升级项目,金额为1970万人民币。中国烟草福建实业的ERP系统项目,由金蝶中标,金额2440万人民币。此外多个高校和政府大数据中心采购了基于DeepSeek的部署服务,合同金额从200万到1570万人民币不等。
尽管AI应用在企业端的需求坚实,但高盛提供的数据揭示了消费端上商业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付费率普遍偏低: 在统计的各类面向消费者的(ToC)AI工具中,付费转化率大多不理想。即便是表现较好的金山办公WPS AI,付费率也仅为13%。美图秀秀的付费率为5%,而大部分工具的付费率在3%至6%之间徘徊。收入贡献有限: 从对总收入的贡献来看,AI功能带来的收入占比仍然很小。科大讯飞星火的收入贡献仅为1%,美图开拍为1%。仅有少数成熟产品(如万兴科技的Filmora,AI功能收入贡献达46%)表现突出,但多数新AI应用仍在探索有效的盈利模式。
多模态模型升级,EDA/IP软件本土化提速
高盛指出,AI厂商正持续推动多模态模型向更低成本、更高质量和更长上下文的方向发展,而EDA软件国产化的提速更是成为了AI厂商中一个确定性的增长赛道。
AI厂商在多模态AI模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包括阶跃星辰、Minimax、ModelBest等公司在过去几个月发布了升级版多模态AI模型。这些模型专注于图像、视频、音频和3D内容的生成和编辑,在效果上朝专业级水准发展,同时降低计算成本和准入门槛,提升质量:
专业级内容生成: 模型能力正从基础的图文生成,向专业级的图像、视频、音频乃至3D内容生成和编辑演进。例如,万兴科技(Wondershare)的“天幕2.0”大模型,可实现电影级的运镜效果;德赛西威与ModelBest合作开发用于智能座舱的AI音频解决方案,展现了多模态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的广泛潜力。更低的成本门槛: 厂商致力于降低模型参数和计算成本。例如,私营公司阶跃星辰(Stepfun)推出的Step1X-Edit图像编辑模型,参数量仅为190亿,但在保证了高效率和高质量。更高质量的输出: 追求高清画质、精确的物理模拟成为新方向。阶跃星辰的Step1X-3D模型即专注于3D内容生成。
与此同时,EDA软件作为芯片设计的核心工具,本土EDA供应商在2025年二季度加速新产品发布,以抓住模拟/数字无晶圆厂和代工厂客户日益增长的本土化机遇。
华大九天发布了升级版寄生参数分析工具和用于混合信号SoC的Liberal IP工具;九同方(私人公司)推出数字仿真和验证工具,并宣布在2025年6月为特定客户提供试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