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科技领军企业北京宇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宇信科技”,300674)宣布,正式启动H股发行计划并拟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此次IPO由华泰国际与法国巴黎银行联合保荐,标志着这家已在A股市场深耕多年的行业龙头,正式开启“A+H”双资本平台布局。
宇信科技为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当前市值约200亿元。公司表示,赴港上市旨在通过资本市场的赋能,加速海外市场的推广,以及推进 AI、大数据、云计算及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研究及应用。
行业龙头境外收入占比低
宇信科技主营业务涵盖银行科技解决方案、非银科技解决方案及创新运营服务三大板块,其中银行科技领域覆盖信贷、数字银行、金融监管、数据及智能金融等核心业务线,非银科技板块延伸至泛金融场景,创新运营服务则聚焦生态合作模式。根据赛迪报告数据,该公司在中国金融科技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按收入计,连续三年稳居中国银行类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上市企业首位;2023年在中国上市公司中,于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管理与监管类IT技术、网络银行、互联网贷款及信贷管理系统六大解决方案市场均位列中国上市公司第一;累计服务金融机构超1000家,客户数量居行业首位。在创新营运服务赛道,宇信科技通过消费金融、零售信贷、智慧场景三大核心板块构建全链路数字化服务生态。
回溯宇信科技的发展轨迹,其起源可追溯至1999年洪卫东创立的北京宇信鸿泰,这家早期附属公司为日后的技术积累埋下伏笔。
2006年,北京宇信易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以有限责任公司形态切入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2007年,公司通过离岸主体Yucheng Technologies Limited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早期国际化的探路者,但2013年因美股市场估值环境变化,洪卫东主导公司完成私有化退市,将战略重心转回国内。
2015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更名为“北京宇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1月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2.9亿元加速技术研发。
宇信科技于2019年起加速海外拓展,业务覆盖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尼等地区,并于2024年中标某跨国银行香港及国际分行核心系统项目,创下公司历史最大单一软件合同,然而,在2024年,其海外业务收入仅905万元,占比仅0.2%。
利润增长依赖压降研发费用
2024年,宇信科技的财报呈现出一组耐人寻味的矛盾数据:全年营收39.5亿元,同比下滑23.9%,但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16.6%至3.8亿元。
宇信科技2024年营收下滑,核心因银行科技解决方案板块的单一重大订单周期性波动。该板块2023年因确认一项重要订单,收入从2022年的37.5亿元跃升至46.6亿元,同比增24.2%;2024年无同类大额订单支撑,收入回落至34.6亿元,同比降25.8%。由于银行科技解决方案是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2024年分别占总营收约89.6%、87.6%,其订单周期性波动直接拖累整体营收,导致公司2024年总营收从2023年的52亿元降至39.5亿元。
但与此同时,公司通过严控成本将毛利率进一步推高。2024年,公司毛利率由2023年的25.7%提升至28.8%,主要得益于三方面优化:其一,主动收缩低毛利的集成业务规模,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其二,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强化技术底座,推动产品服务标准化升级,同步改进项目实施流程,开发效率与交付质量实现双重提升;其三,聚焦头部客户及高价值项目,通过精细化产品管理体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运营效能显著增强。
2024年,宇信科技研发投入呈现结构性收缩,成为营收承压背景下利润提升的关键。数据显示,宇信科技在2024年大力优化人力资源,将员工总数从2023年的12547人降至2024年的10811人,研发人员从1883人减少近28%至1357人。与此同时,公司全年研发开支4.3亿元,较2023年的5.7亿元下降24.3%。核心成本项中,占研发开支超93%的雇员福利费用,2024年从5.3亿元降至4亿元。
此外,在2024年,宇信科技通过优化销售费用实现降本。据披露,其全年销售费用1.2亿元,较2023年1.6亿元下降23.2%,削减超37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从4328万元降至2018万元,降幅超53%;其他支出(主要指会议开支、代理费、折旧与摊销)从7205万元锐减至2721万元,削减超60%,遏制非必要开支;雇员福利费用也从1.01亿元下降至9238万元,降幅达8.6%。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5年一季度,尽管宇信科技交出净利润5815万元、同比飙升81%的成绩单,但这份亮眼数据背后却藏着隐忧: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骤降至-4.1亿元,同比下降37.6%,现金流占净利润比重大幅下跌至-711%。
现金流恶化的直接原因直指业务转型痛点:一季度公司支付大量系统集成业务采购款,导致应付票据集中兑付。这项曾被奉为营收增长引擎的业务,如今成为拖累现金流的元凶——其硬件采购成本高昂、毛利率低下,在结算时需提前垫付巨额资金。与此同时,营业收入仍然保持下滑趋势,同比下滑12.6%至5.25亿元。
据披露数据,宇信科技集成业务预付款项连续三年增长,2022年达3.7亿元,2023年增至3.8亿元,2024年进一步攀升至4.4亿元,主要源于集成业务采购需求的增加。
董事长三年分红获利过亿
据2024年财报,宇信科技高管团队薪酬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其中,董事长洪卫东个人年薪达363.3万元,较2023年的239.4万元激增52%;其配偶、副总经理吴红也以349万元年薪成为公司薪酬第二高,夫妻二人合计年薪超700万元。
财报显示,宇信科技目前设有副总经理职位10人,2024年该群体总薪酬支出约1483万元,人均薪酬150万元。吴红与另一名副总经理戴士平的薪酬涨幅尤为突出,分别达78.5%和41%。
此外,尽管业绩表现并不稳定,但是宇信科技在股东回报方面仍保持积极。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累计实施现金分红4.14亿元。其中,洪卫东通过控股平台珠海宇琴鸿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24.67%股份,近三年累计获得分红1.02亿元,成为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