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四年亏损超30亿,“直播电商第一股”遥望科技陷“追风口”困局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浩 快消前瞻 时间:2025-07-10 11:58:07
遥望科技深陷“增收不增利”魔咒。

快消前瞻

近期,黄子韬携朵薇卫生巾强势闯入女性护理用品领域,首次直播便实现4000万销售额,遥望科技作为背后渠道推手,一度出现在公众的面前。

与其他MCN机构不同,遥望科技在直播界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它充分利用明星自带的流量优势,快速打开市场,此后又大胆涉足元宇宙、短剧等多个热门风口领域。但在业绩方面,近年来公司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连续四年亏损,总金额超过30亿元。

曾风光无限的直播电商第一股光环已经褪色,遥望科技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深陷亏损泥潭,四年亏损超30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遥望科技的前身为女鞋上市公司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星期六)。2019年3月,星期六以17.7亿元收购了杭州遥望网络88.56%股权。同年12月,星期六开启了26天17次涨停的走势,股价也从4、5元飙升到超36元,一度被投资市场称为妖股。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互联网广告业务体量还只占星期六公司营收的11%,但2021年这一比例就提到了80.62%。与此同时,星期六传统的鞋业资产逐渐成为业绩包袱。2021年,星期六鞋履库存高企,鞋履业务全年均处于经营亏损状态,时尚鞋履业务营业收入5.38亿元,仅占总营业收入的19.12%。2022年6月27日,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转让全资子公司星期六鞋业100%股权,试图剥离鞋履业务。

2022年10月31日晚间,星期六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名称由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佛山遥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星期六变更为遥望科技。而此次更名也意味着,做女鞋出身的星期六即将正式转型互联网。此后,遥望科技开启了在电商直播业务上的狂奔。

据遥望科技官网数据,截至2024年9月,遥望科技的明星+达人主播已经达到了200多位。根据遥望科技发布的2024年业绩公告,2024年遥望科技直播电商业务实现总GMV同比增长约20%,完成超过17场破亿直播,超过284场破千万直播,超过1257场破百万直播;200余位明星+达人主播累计完成超过21000场直播,总时长超过150000小时。

截图自遥望科技官网

然而,遥望科技在直播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利润上并没有得到对等回报,近年来公司一度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遥望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28.11亿元、39.01亿元、47.77亿元、47.63亿元,呈现出上涨态势。然而同期公司分别亏损7亿元、2.63亿元、10.50亿元、10.01亿元,四年合计亏损超30亿元。

截图自同花顺

在2024年财报中,针对亏损原因,遥望科技指出,除了原女鞋主业虽已基本剥离但仍带来一定拖累外,多数亏损与企业所谓的创新相关,相关创新业务大多处于培育阶段,前期投入巨大,且在新业务管理上出现了较多人治问题,导致效率低下,人员相关开支同比大幅增长。

截图自遥望科技2024年业绩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遥望科技在媒体平台的流量投放方面花费了大把钞票。财报显示,2024年遥望科技在媒体资源上花费的金额超过23亿元,占营收成本的50.61%。但为了获取流量和曝光度,用巨额资金来投流维持业务,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也将加速企业盈利水平的倒退。

截图自遥望科技2024年业绩公告

还有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大主播的赚钱能力也并不代表着公司自身的盈利能力。明星主播的佣金十分高昂,以遥望科技头部明星主播贾乃亮为例,其佣金比例大概处于销售额的15%-20%之间,此种情况也严重侵蚀了公司的利润空间。此外,遥望科技需要组建庞大的团队负来责选品、投流、运营等工作,由于运营成本的不断上升,加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遥望科技的盈利之路变得愈发艰难。

2025年一季度,遥望科技仍未摆脱亏损的情况,实现营业收入9.72亿元,同比下跌38.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1亿元。

频遭监管 ,信任阴霾笼罩

遥望科技深陷亏损泥潭,这不仅招致了投资者的诸多意见,也吸引了交易所和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

2024年5月,在遥望科技2023年年报公布不久后,深交所就向该公司下发年报问询函,针对公司净利润大额亏损,经营活动现金流发生大额流出,互联网广告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严重,是否存在通过虚增应收账款掩盖虚增收入或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等情况发出八连问。

截图自深交所官网

针对这一情况,遥望科技先是在2024年5月31日申请问询函延期回复,又在6月17日晚间踩着最终回复截止期限才发布公告。

根据遥望科技的回复,快消前瞻发现,2023年遥望科技的期间费用、信用减值损失等指标均有大幅增长,特别是信用减值损失超3亿元,同比增长超250%,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遥望科技的净利润造成影响。

截图自遥望科技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遥望科技最为倚重的互联网广告业务毛利率在2023年仅为1.12%,较2022年下降15.33个百分点,其中的社交电商业务毛利率甚至由2022年的22.23%降至-0.38%,骤降22.61个百分点。

截图自遥望科技公告

实际上,这并非遥望科技首次受到交易所关注。在2024年2月份,遥望科技还曾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就针对遥望科技的应收账款回款、各项主营业务营业收入、毛利率、净利润情况等的亏损情况提出多项疑问。不久之后,遥望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谢如栋等三人还被深交所通报批评,具体事由牵涉存货账面值与实际不符、部分收入确认不恰当、虚增收入、利润和应收账款回款等违规行为。

截图自深交所官网

而在更早的2023年12月,遥望科技就因未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被广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函中指出,遥望科技存在6大违规问题:2021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存货账面值与实际不符,2019年至2020年期间部分收入确认不恰当,虚增收入、利润和应收账款回款不符,对外财务资助未及时披露,未及时披露公司及子公司担保情况,未及时披露与专业投资机构的共同投资情况。与此同时,遥望科技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于洪涛、财务总监李刚、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谢如栋、董事会秘书何建锋、董事马超等一众高管成员被同时出具警示函,并被要求全面对存货管理、财务资助等情况进行自查自纠,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此后,遥望科技亦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将严格按照广东证监局的要求进行整改,根据相关规定及时报送整改报告。

热衷追风口,能否扭亏?

近年来,遥望科技为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将品牌定位升级为科技驱动的新消费服务平台,试图抓住新风口,从元宇宙到短剧,从AI技术到新消费综合体,这看似紧跟市场潮流的商业布局,也令遥望科技陷入难以突破的尴尬境地。

在元宇宙领域,遥望科技投入大量资源却收效甚微。在元宇宙概念火爆时,遥望科技迅速跟进,推出虚拟数字人 孔襄 和NFT数字藏品,还设立数字中国事业部及遥望创新研究院,动作频频。但元宇宙相关业务并未给遥望科技带来实质性的业绩提升,虚拟数字人孔襄的抖音账号也停更止步于2022年9月。

孔襄数字人形象,截图自抖音

在短剧方面,2024年遥望科技高调进军短剧业务,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据WETRUE数据平台显示,截至2025年7月9日,遥望共发行短剧49部,上榜短剧19部,其中热度值上千万的短剧仅有两部,分别是《看父教子》和《宝贝对不起》。由于短剧热度较为惨淡,据蛇眼财观报道,2025年初遥望科技全面停摆自制业务。

截图自WETRUE数据

遥望科技对AI领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目前遥望科技在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大力研发直播全流程数字化平台遥望云AIOS,希望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供应链精确管理,并借助AI将公司管理效率提升上来,实现自动投流、智能客服、自动生成剧本等等功能。但目前AI技术在业务和管理侧仅初步测试,对业绩实质贡献还要等待时间的验证。此外,众多企业纷纷布局AI,遥望科技也面临着巨大竞争压力,且短期内AI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人才培养成本持续增加,却难以快速转化为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遥望科技不仅在线上多领域进行布局,其打造的大型线下商场遥望X27主题公园也在2023年年底正式营业,这是遥望科技视作打开公司未来第二增长曲线的重点项目。作为线上线下全天不打烊的新消费商业综合体,遥望X27主题公园打造了直播+文旅+会员制的经营模式。但线下主题公园也意味着高成本、高投入。在遥望科技发布2024年业绩公告的同日,遥望科技董事长兼CEO谢如栋发出内部全员信,提及了X27业务扩张太快,招人太快,导致大成本的浪费;关于落地执行,在没有系统支撑的情况下,大量投入后跟进不过来导致大部分都没有结果。

截图自遥望科技官网

在此前的2024年2月,遥望科技也曾对外披露,X27主题公园是拖累公司2023年业绩的主要原因之一,该项目的推进,导致公司营业成本增加1.4-1.66亿元。

当国内直播电商市场流量争夺激烈时,遥望科技也将目光转向海外,凭借在国内积累的直播电商全流程标准化能力,合作超百位海外达人、建立海外直播带货基地,试图通过国际化战略打破当前困局。但在文化差异、市场环境、竞争压力等多重挑战下,遥望科技面临的压力远比想象中更大。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直播市场竞争已初现白热化趋势,除了本土电商平台的崛起,国内同行如美ONE、交个朋友、东方甄选、三只羊等公司也纷纷布局海外,抢占市场份额。

目前看来,这些新业务仍未给遥望科技带来利润上的增长,遥望科技2024年财报中也提到,公司未达到预计收益的主要原因系海外直播电商业务、遥望X27 PARK等创新业务多处于培育阶段,前期投入较大,毛利率较低。遥望科技想要扭亏为盈,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截图自遥望科技2024年业绩公告

从直播电商的弄潮儿到如今深陷亏损泥潭,遥望科技的发展轨迹勾勒出追风口的代价当战略被一个接一个的热点牵引,而忽视核心盈利模式的构建与成本效率的优化,再庞大的GMV数字也难以支撑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遥望科技而言,真正的挑战或许不在于能否抓住下一个风口,而在于能否沉下心来,在喧嚣的市场中厘清方向,回归商业逻辑的本源,找到那条脚踏实地的盈利之路。毕竟,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一家上市公司的试错成本,终究是有限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