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小米Yu7上市首小时订单突破28.9万台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平平的家 时间:2025-07-10 12:01:12

新闻性文案:小米Yu7上市首小时订单量破28.9万台,智能电动车市场再掀热潮

今日,小米集团旗下首款智能电动车型Yu7正式开启预售,上市首小时订单量即突破28.9万台,创下新能源汽车行业预售新纪录。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小米品牌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强大号召力,更标志着其跨界造车战略迈出关键一步,为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新变量。

技术赋能与生态协同成核心卖点

据小米官方披露,Yu7定位中大型智能轿跑,搭载自研“澎湃OS”智能座舱系统,支持全场景语音交互与多设备无缝互联。其核心动力系统采用800V高压平台,配合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CLTC续航里程最高可达750公里,充电10分钟可补能300公里。此外,Yu7全系标配Xiaomi Pilot高阶智驾系统,支持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覆盖全国99%的高速路段及主要城市快速路。

业内人士分析,Yu7的爆款逻辑源于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深度落地。通过将手机、IoT设备与车载系统深度融合,小米构建了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用户可通过小米手机远程控制车辆充电、调节空调温度,甚至在车内无缝切换手机应用生态。这种“无感互联”体验,精准切中了智能电动车用户对场景化服务的需求痛点。

供应链韧性支撑产能爬坡

面对首日订单的爆发式增长,小米汽车总裁卢伟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已提前与宁德时代、博世等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协同机制,确保Yu7年产能规划达30万辆。据悉,小米北京亦庄工厂采用“双班制”生产模式,自动化率超90%,每76秒可下线一辆整车。同时,小米正加速推进武汉、重庆等第二、三生产基地建设,预计2025年总产能将突破60万辆。

资本市场对小米造车进展反应积极。截至收盘,小米集团股价上涨4.2%,报收于18.6港元。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指出,Yu7的定价策略(21.59万-29.99万元)精准卡位主流消费市场,配合小米之家线下渠道的深度渗透,有望在2024年实现20万辆以上交付量,贡献超500亿元营收。

行业格局生变,传统车企加速转型

Yu7的强势入局,进一步加剧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烈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20万-30万元价格带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67%,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面对小米、华为等科技巨头的跨界冲击,比亚迪、广汽埃安等传统车企纷纷调整战略:比亚迪推出“智驾平权”计划,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放至15万元级车型;广汽埃安则与华为联合开发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试图在智能化领域扳回一城。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小米Yu7的热销印证了“科技企业造车”的可行性路径——通过软件定义硬件、生态赋能产品,实现用户体验的降维打击。但他同时提醒,随着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供应链安全、售后服务网络建设等长期挑战,将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据小米官方消息,Yu7将于2024年3月正式开启交付,首批用户可享终身免费智驾服务及充电权益包。随着这款“现象级”产品的入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生态化竞争,或将迎来新的分水岭。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