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123 光年外的天枢星,人类未来真能抵达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科普时光机 时间:2025-07-10 12:31:08

朋友们,咱今儿聊聊北斗七星里的天枢星。这星星可有些年头了,大概 2.8 亿年前就诞生啦,离咱们地球约 123 光年。啥概念呢?光都得跑 123 年才能到咱这儿,咱们现在看到的天枢,其实是它 123 年前的模样。

天枢是北斗七星 “勺柄” 末尾那颗,也是七颗星里个头最大的。质量差不多是太阳的 4 倍,半径更是夸张,达到太阳的 30 倍。表面温度在 4380K 左右,发出温暖的橙色光,亮度是太阳的 316 倍呢。它属于 K 型橙巨星,核心的氢燃料早就耗尽了,正处在恒星演化的末期。而且啊,天枢还是个双星系统,有颗 “F 型主序星” 伴星,质量大概是太阳的 1.6 倍。这俩 “小伙伴” 相距约 23 个天文单位(1 个天文单位就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互相绕着转,公转周期得 44.4 年。

要想去天枢,得先瞅瞅人类现在的太空旅行本事。到现在,人类最远也就去过月球,还是 1969 年的事儿了。当时大家都觉得,登完月球接着就能上火星,可半个世纪过去了,别说火星,月球都再没人去过。虽说现在太空探索技术进步不少,探测器也在积极探索火星和太阳系里的其他天体,但离真正的星际旅行,还差得远呢。

到距离 123 光年外的天枢,技术上的挑战那叫一个巨大。就算以光速飞行,都得 123 年,可人类最快的飞船,速度连光速的千分之一都到不了。1977 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和二号,现在速度也就每秒 17 千米,要飞出半径 1 光年的太阳系,还得三万年。所以,要想在有生之年到天枢,理论上得超光速才行。但超光速旅行现在还只存在于科幻里,像 “曲速驱动” 这些概念,现实里还没实现呢。虽说有物理学家提出阿尔库比埃里驱动,说能在不违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情况下超光速,可距离实际应用,那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直接去天枢既然不太现实,那间接探索就成了更靠谱的选择。比如,咱们可以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这些 “厉害家伙”,来观测 123 光年外的这个双星系统。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想想,说不定过个几百年,人类就能掌握近光速航行技术。像现在核脉冲推进、离子推进技术都在发展,未来搞不好就能给长时间太空旅行提供动力。而且,未来人类文明还得琢磨怎么从太空中提炼资源补给燃料,开发更高效的能量利用方法。这些技术,对探索天枢重要,对人类在地球以外的太空长期生存和探索,也意义重大。

从古代观星到现代太空探索,从第一颗卫星上天到人类登上月球,每一步都透着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和探索欲。天枢这颗既遥远又熟悉的天体,更是激发了咱们对未知宇宙的无限想象。虽说现在还没法亲自去天枢,但它在人类探索宇宙的路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天文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激励我们探索宇宙深处的灵感源泉。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天枢就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开启人类勇敢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好啦,今天关于天枢的事儿就聊到这儿。觉得有意思的朋友,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走一波,祝您生活顺心,万事胜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