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来源 | 未来汽车Daily 摄
作者 | 孙雅楠
编辑 | 苏鹏
没有大肆渲染辅助驾驶、芯片算力,也几乎放弃了豪华感和用户共创的生活方式标签。乐道L90舍弃了蔚来过往那种鲜明的造车情绪表达。
取而代之的,是一直强调这是一辆“好坐、好装、好用”的纯粹实用主义SUV。
当然,最能体现实用主义的还是富有诚意的价格:乐道L90版预售价27.99万元,电池租用方式版预售价19.39万元。从现在起至上市发布2000元预订金可抵扣5000元购车款,再享5000元选装基金。蔚乐萤车主及乐道L60车主复购分别再有三万和五万积分。
未来汽车Daily 摄
对于蔚来而言,L90是一次对品牌本质的深刻反思和调整。而这次转变的幕后推手,是被创始人李斌称为“最能磕细节的人”——沈斐。
沈斐没有继续强调换电技术的光环,不再用蔚来原来的叙事逻辑去做“家庭版蔚来”。他选择跳出蔚来原有的风格,转而从场景和需求入手,回答最现实的问题:“一家人到底需要什么车?”
L90车头饱满、造型稳重,宽敞的车内空间和三排座椅的舒适性是它的核心卖点。在这样的理念下,沈斐淡化了换电的标签,但这并不代表换电被边缘化。
相反,换电技术成为蔚来、乐道整合资源、提升运营效率、控制成本的关键工具之一,是蔚来实现第四季度盈利目标的核心武器。
L90上市当天,沈斐情真意切地写下自己的心声:“这么好的一辆车,一定得让千家万户知道它、开上它、喜欢它。”
这不仅是对产品的自信,更是对乐道品牌能找到市场立足点的期许。
而乐道的存在,代表了蔚来从理想主义回归现实主义的转变。沈斐和他的团队把目光放在了用户的日常生活里:如何让车更适合家庭使用,如何解决空间和实用性问题,如何让换电变成家庭用户真正能感知到的便利……
这些才是L90真正的使命。
给家庭用户一个突破性答案在选择一辆家用SUV时,许多家庭都面临相似的难题:如何找到一辆既能全家舒适出行,又能承载大量行李,还不会在驾驶体验和用车成本上妥协的车?
传统燃油车受限于布局,插混车型受限于发动机结构,很多所谓的“大车”往往空间大但乘坐不舒适,或者能坐六七个人,却没地方放东西。
而乐道L90的出现,给出了一个新的、突破性的答案。
乐道L90的车身尺寸为5145mm长、1998mm宽、1766mm高,轴距3110mm,已经接近理想L9、问界M9等50万元级别的旗舰体量。
但不同于那些大尺寸车型普遍强调“豪华”或“科技”,L90最先讲的是三个词:“好坐、好装、好用”。
在这个级别的车型中,最常见的是在第三排或后备箱做取舍——要想让第三排乘客坐得舒服,后备箱就很可能只能放几个双肩包;要想后备箱装得下6人行李,第三排就只适合临时乘坐。
但L90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拆解:它拥有一个240升超大前备舱,容积堪比中型SUV的标准尾箱,可以同时容纳两个20英寸行李箱加一个儿童箱。
未来汽车Daily 摄
这个前备舱不仅是多装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它让L90打破了传统空间分配的对立关系:第三排空间可以不被压缩,后备箱也不需要妥协。
而这正是纯电架构的魅力:前机舱没有发动机、增程器,前悬更短,因此在不增加车长的情况下,反而把空间最大化。
因此,L90三排的有效头部空间分别为1062mm,1076mm和962mm,三排脚部空间为92mm,不像传统大车那样“牺牲”第三排。
未来汽车Daily 摄
当然,这也同时得益于蔚来的技术:900V感应异步前电驱、全新开发一体式偏置空调箱、自研热管理集成模块、30.5°大倾角斜置的高效散热模块布局等等,共同“省出了”比同级SUV大一倍的储物空间。
而且240升的前备舱不只带来行李的空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非常实用的细节体验:比如停车位如果靠墙、后备箱打不开时,前备舱就可以完成装卸;比如装味道重的食物,可以独立隔绝。
储物空间不是一个“为有而有”的营销卖点,而是真正的功能拓展。
但大空间并不意味着车身笨重。得益于蔚来的轻量化技术,L90的整备质量控制在约2.36吨(四驱版,后驱版为2.25吨),能有效减少转弯车身侧倾量,加大最大侧向加速度及转向响应等。
再配合大马力专属的鸳鸯胎,以及蔚来同源的行云智享底盘,乐道L90能做到全场景的稳健驾驶,这种AI底盘技术能保证在200mm深雪/泥地/沙地脱困,在600mm水深处顺利通过。
L90采用的是蔚来ET9同款的340kW高功率后电机版本,也提供前100kW+后340kW的四驱组合,零百加速4.7秒。
这样的搭配意味着它考虑到家庭用户的购车需求——多数人其实并不需要高性能四驱,而更关心实际能耗、平顺驾驶和成本控制。
平台方面,L90延续了NT3.0平台,全栈900V高压平台,标配85kWh三元锂电池,CLTC标准工况可达602Km。
蔚来的“可充可换可升级”补能体系也完整保留,意味着哪怕是长途出行、临时计划调整,也能在几分钟内完成能量补给。
这在面对同级别燃油或增程车型时尤为关键。插混车型普遍在“加油+充电”的双系统之间摇摆,纯电车型则依赖高压快充,但基础设施不完备、排队等待等问题依然存在。换电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实现“长续航+快速补能”的平衡方案。
而蔚来体系已建成3400座换电站,覆盖全国主要高速、核心城市路线。
在车内布置上,L90依旧保持了蔚来家族一贯的高级感与细节追求,但明显更加务实。座椅布局采用2+2+2六座方案,第二排右侧为零重力尊享座椅,搭配小桌板、独立空调和多媒体后排屏,照顾到家庭出行的每一位乘员。车内多达43处储物空间,配备智能全电动冰箱、前排提供双手机无线充电位,三排两侧设有充电接口。第三排配有电动调节按钮,最大调节角度38度,提升长时间乘坐体验。
至于辅助驾驶,L90延续乐道L60的纯视觉智驾方案,配有7颗800万像素摄像头、4颗300万像素360度摄像头、1颗4D成像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搭载英伟达 Orin X 智驾芯片,实现高速+城市的辅助驾驶场景覆盖。灯光系统则采用“星路闪耀”像素大灯,支持ADB功能,最远识别600米处的车辆,增强夜间行车安全性和视觉辨识度。
当然,作为一辆家用属性拉满的SUV,乐道L90对安全做出更高的要求:L90采用6纵10横超强前舱安全结构;针对第三排,采用铝合金一体压铸后顶横梁;超国标3.9倍的高速追尾碰撞试验;雨天场景50km/h货车高速前后夹击下,L90乘员空间未受侵入,A柱D柱完好,更关键的是,L90检测到撞击自动呼叫紧急救援中心。
发布会现场,李斌还亲自演示了前备箱的防夹功能,让家庭用户放心买单。
未来汽车Daily 摄
颜色设计则偏向实用耐看的风格,外观颜色分别为辰辉银、岩脊棕、静岳黑、云曦金、雪峰白,内饰为云缦米、月榕棕、曜夜黑。
这些配置,可能在蔚来主品牌上算是见怪不怪,但在一款起售价落在20万元以内的大三排SUV上,它意味着一种重新定义家庭旗舰的可能性:不用牺牲科技换空间,也不用牺牲空间换价格,而是用技术积累和系统整合,把几种核心需求一并解决。
据悉,乐道L90还将推出七座款。
从L90开始,乐道走出蔚来的影子L90上市前,乐道始终活在蔚来的影子下,许多人把乐道看作“蔚来青春版”“低价蔚来”,甚至是“低端版蔚来”。
毕竟二者共用市面上唯一的换电体系、渠道也在逐渐合并,甚至设计也是基于同一平台打造...
但在蔚来内部体系的定义中,乐道并非蔚来的附属品。比起蔚来从一开始就押注“高端+技术”的组合路线,乐道更偏向“实用”主义。
从L60到L90,乐道品牌的“实用”主义的呈现变得越发清晰:从日常使用、家庭场景的“问题清单”出发,去构建一辆真正有用的家用智能车应有的形态。
而今天发布的乐道L90,则将务实贯彻到脊髓:
在设计方面,相比于蔚来强调品牌识别度,乐道L90不再追求那种一眼看上去就很蔚来的“科技感”,它选择了常规、宽大、实用、稳重的SUV轮廓。
乐道设计副总裁劳尔·皮尔斯分享设计理念时表示,“我们先画出人该怎么坐,再去设计车”,比起先锋的线条,乐道选择在造型和功能上做平衡。
技术路线上,相比于蔚来的“炫技”,乐道L90更偏向把技术功能转化为服务工具。
未来汽车Daily 摄
例如,换电体系、900V平台、智能底盘、空气悬架等配置,乐道L90一样不少,但关于L90的传播,其却选择将宣传重点放在“这项技术对用户有什么用”,而非“我的技术多么先进”。这是品牌视角与用户视角的转换。
第三是品牌语言的自立。L90没有再复制蔚来的叙事方式——不再强调“高端”、不再提“和用户共创”,而是用更清晰、更功能导向的话术表达自己。
从命名、宣传文案、传播调性来看,乐道L90明确切入“家庭智能车”的市场心智,用“场景、体验、实用、空间”来建构品牌认知。
这也意味着,乐道开始与蔚来主品牌做切割,去重新塑造自己的个性、客群。乐道L90要打的不是蔚来打不下来的仗,而是打蔚来不会去涉足的领域。
更重要的是,L90展现了乐道体系重建的能力。即便乐道与蔚来共用平台与资源,也可以通过差异化的设计思路、传播方式、使用场景,构建出一套独立于蔚来的的产品系统和品牌体验。
这才是乐道走出蔚来影子的本质:划清蔚来与乐道的边界,让二者分别走向各自的未来。
蔚来正努力让自己看见未来蔚来所面临的处境不可谓不严峻,“现在挑战非常大,别家孩子已经考上大学,我们还在复读。”李斌也在内部会议中告诫员工。
高压的市场环境倒逼着蔚来将盈利作为公司第一战略目标,李斌也立下了第四季度必须盈利的军令状。
面对盈利倒计时,蔚来变得紧绷起来,并从内到外掀起一场关于盈利的全面战争。
在这场改革中,核心是控制成本。今年,蔚来引入CBU体系(Cell Business Unit)体系,要求每个大部门都要量化成本,明确支出原因及预期回报。这一机制其实是对Cost MINIng的延续,CBU的存在也让蔚来对项目汇报的感知变清晰。
根据此前报道,CBU成立后,蔚来2025年初提报的五百多个项目中,仅有约一半获批。而那些看不到明确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的项目会被直接砍掉。
“控本”之下是模块化与平台化的逻辑:多个车型共享平台底盘、自研芯片平台等,将研发费用和生产成本分摊,从而提升毛利空间。据曲玉介绍,由于零件通用化率提升,如蔚来和乐道共用一套座椅骨架平台化,带来了10%的成本下降。
未来汽车Daily 摄
正是在这样的机制驱动下,蔚来打造起“三品牌战略”:主品牌蔚来负责高端市场,乐道竞争中端,萤火虫主攻入门级市场与国际化布局。主品牌今年推出的新版ET5、ET5T、ES6、EC6四车系集中推进交付,随着新款“5566”毛利持续向上,NIO品牌在毛利率和现金流方面获得明显改善。
李斌很自信的表示:“到了6月,ES6毛利率将超过20%,EC6更高,ET5和ET5T也差不多提升10%左右”。按照李斌的规划,四季度时三品牌总销量将扩张到每月五万辆。届时,大量固定投入的稀释效应便显现,盈利才有可能实现。
与此同时,乐道的首款L60自4月上市以来,5月销量迅速攀升至6281辆,实现员工削减40%的同时,实现超40%的环比增速,这正是平台通用带来的结构化收益。
蔚来对乐道品牌的销量寄予厚望,目标是在年底让L60稳定月销1万台,加上L80、L90共同实现2.5万辆销量目标。这种远景也要寄托在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秦力洪表示,在下沉市场,会通过换电站而非新建门店提供车辆演示和体验机会,这样也能有效控制成本。
此外,萤火虫在4月正式交付,它以“城市高端精品小车”定位出击,目标锁定宝马Mini与奔驰Smart,在定价、智能配置与换电服务形成组合优势,首月交付达到3680辆,6月增长至3932辆,势头平稳。
蔚来将在欧洲投放Firefly,尽管面临建立销售服务网络的挑战导致落地推迟到第三季度,但这些障碍也促使蔚来在地化合作、供应链本地化方面加快布局,力求减免关税影响,并确保换电生态顺利铺开。
对于乐道和萤火虫,李斌表示会积极考虑出海至拉美、中东,中亚以及日韩,扩大市场,提高销量。
整合供应链、标准化平台、三品牌协同推进——这一串动作最终为的是销量规模的爆发。今年初李斌定下目标:第四季度蔚来品牌月销2.5万、乐道月销2.5万,合计五万月,让年销冲击44万辆目标。
此外,李斌还提出大幅压缩研发开支,从单季度30亿元降低至20–25亿元,对非必要项目一律砍掉,提高ROI同时保持核心技术投入。
从实际绩效来看,这场变革已经出成果:首当其冲是乐道与萤火虫两大中端与入门级品牌的爬坡,其次是主品牌毛利改善,再者是全员成本意识的形成与供应链体系的重塑。今年四季度,蔚来将推出第三代ES8,乐道将推出L80,这两款车也将成为今年销量的主力军。
蔚来正努力让自己“看见未来”,它正在努力推行每一项改革。若一切如期推进,第四季度盈利只是开始,真正的未来才刚刚显现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