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知名机构联合发布的AI产品榜6月榜单显示,国内AI产品流量TOP10除了位居第一的deepseek,紧随其后的就是 360 的纳米 AI 搜索、纳米 AI 超级搜索(智能体)、抖音的豆包、阿里的通义、千问等产品,AI 产品流量已重新被互联网大厂分割,昔日所谓的 AI六小龙风光不再。
曾经风光无限的 “AI 六小龙”,如今已难寻踪迹,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
尤其是 ChatGPT 在 2022 年底的横空出世,更是将 AI 的热度推向了新的高度。在这股热潮中,“AI 六小龙” 凭借着顶尖的技术团队、强大的融资能力以及对 AGI 的执着追求,成为了行业内的明星创企。他们一度被视为能够挑战大厂的新生力量,在技术创新等方面也确实取得了不少亮眼的成绩。
仅仅时隔两年,AI 领域的格局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AI 产品流量已重新被互联网大厂分割,曾经的 “AI 六小龙” 风光不再。
今年,互联网大厂字节、阿里、腾讯等大厂积极布局 AI,投入巨额资金扶持自家的 AI APP。百度在 6 月正式开源文心大模型 4.5 系列,阿里云的通义大模型系列不断突破,腾讯混元大模型也全面升级。
纳米AI搜索更是动作不断, 其推出的超级搜索智能体实现自主任务执行,支持跨平台深度搜索、多模型协同及全流程可视化,可输出 PPT、动态网页等专业成果。与鸿蒙 HarmonyOS 5 的深度协同,通过仓颉 Markdown 技术使公式加载速度提升 100%,文字加载速度提升 40%,推动国产技术从应用到底层的突破。
MCP 万能工具箱开放超 110 款工具,用户零代码即可调用搜索、数据分析等功能,如 10 分钟生成财报分析报告,显著提升生产力。
从技术迭代到场景落地,纳米 AI 正构建 “搜索 - 处理 - 执行” 全链路智能服务体系,重塑 AI 搜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