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用、真好用的AI产品,长啥样?
中国零售业,正处在复苏与变革的十字路口。
一边,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78万亿,同比增长3.5%;另一边,零售企业利润端承压,2024年整体扣非净利润同比大降20.6%。
这是一场艰难的复苏,同时还要面对需求不足、成本攀升等多重挑战。
但诚如马老师所说:不是实体不行了,而是你的实体不行了。
7月9日,飞书用一场“未来无限大会”,展现出以AI繁荣实体的全新景象。
大会上,飞书发布并升级了知识问答、AI会议、飞书Aily、飞书妙搭等多款AI产品。“我们承诺为企业提供‘真能用、真落地’的企业AI产品,真正帮助企业在AI时代实现智能化。”飞书CEO谢欣表示。
此外,飞书发布了业界首个AI应用成熟度模型。飞书将AI应用分四个等级:其中,M3和M4分别对应“成熟应用,可以大规模使用”和“完全成熟,在适合的任何场景都可使用”,成为飞书为市场提供AI产品的标准。
敢于如此承诺的背后,源自飞书在商业化上的坚实底气。
截止2025年6月,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前30的品牌中有6成使用飞书;在茶饮行业,6家上市茶饮品牌中有5家使用飞书;在国货美妆行业,10家上市企业中有7家在用飞书;在备受关注的AI产业,DeepSeek、智元机器人都在创业早期就选择了飞书。
这其中,既有让全世界疯狂买单的泡泡玛特,又有爆卖600万只深睡枕头的酒店集团亚朵;既有销量爆棚的美妆巨头珀莱雅,又有凭借“自由爱”价值观干成行业标杆的胖东来……
有人认为,这或是“第五消费时代”降临,人们为追求精神满足而造就的消费新风口。
但仅仅抓住风口,其实远远不够。
面对极致内卷,企业必须苦练“内功”,致力于提升效率、重塑组织、改善决策,才能逆势或二次增长。
AI时代,选什么工具作为企业的数字底座,真能用、真好用?
大部分增长型企业们的共同答案是——用飞书。
以同为飞书“生态圈”的“交个朋友”为例。
很多人对“交个朋友”的固有印象,还停留在罗永浩的个人IP。
实际上,凭借飞书强大的AI能力,“交个朋友”已成长为一家7x24小时的“日不落直播矩阵”。
飞书AI,何以赋能?
对此,“交个朋友”杭州抖音事业部商务陈梅,深有感触。
两个月前,她还是一个商务小萌新,到岗就遭遇三大难题:
商品繁杂,选品慢;对接商家太多,效率低;经验缺乏,成长慢。
怎么破?她的秘诀是:用飞书多维表格与AI来解决问题。
不会选爆品?那就把选品经验,投喂给飞书多维表格,用AI训练“爆品筛选模型”。结果,从识别趋势、精选爆品、到与商家建立联系,以前要几周,现在60秒。
不会谈商单?继续投喂成功经验,构建“对话识别+商家需求提取模型”,自动生成沟通话术。结果,不论初次试探、还是合作敲定,沟通效率翻倍,快速锁定合作。
不会洞察卖点?那就用AI构建上播准备智能表,从讲品话术、展示方案、到短视频脚本,全部一键生成,还能复用。结果,老商务配2个助理才能完成的直播,陈梅一个人全搞定。
最重要的是,陈梅这样的“小超人”——可复制,真正“一个人顶一个队”。
降本、增效、提质,飞书功不可没。
而这,并非孤例。
在物美多点Dmall,团队基于飞书多维表格,搭建起AI巡检系统。员工只要拍照录入,AI就能智能巡检、输出结果,大幅降低人工稽核成本。
在美宜佳,员工用飞书智能体Aily,打造出智能客服“小佳”,能自动回答开店、进货、报修、活动等各类业务问题,提高了全国3.9万家门店的经营效率。
企业的每个决策,由此变得更效率、更智能。
从这个意义上,飞书的AI“不忽悠”,并非买家秀。而是通过“真能用”的功能,扎根真实的业务场景和需求,成为企业可信赖的AI伙伴。
2024年,亚朵营收达72.48亿,同比大涨55.3%;调整后净利润13.06亿,同比增涨44.6%,远超行业预期。
这一方面,是亚朵“酒店主业+第二曲线”双轮驱动战略的胜利。毕竟,作为主业的酒店,经营的房间有上限;作为“第二曲线”的零售,服务的人群没有上限。
亚朵提出,如果把对手定义为友商,卷的是存量;如果把对手定义为不断变化的用户的需求,则能打开增量,开拓新的市场。
飞书+AI,成为了亚朵战略精准落地、经营快速增长的“放大器”。
2024年,基于用户“深睡”需求,亚朵星球开发出深睡控温被·夏季Pro1.0。由于自然凉感、双面可盖、免被套可机洗等特点,上市没多久就登上了品类销量第一的宝座。
产品很好,但反馈的升级建议也不少,且散布在不同的网络平台。如果用人工来记录整理、提炼要点,再迭代改进,不知要干到何年何月。
而通过使用飞书多维表格,亚朵迅速完成了对不同平台海量用户意见的收集,并用AI智能打标分析、处理。
通过精准快速的用户反馈分析,亚朵星球迅速展开产品迭代,今年推出的深睡控温被·夏季Pro2.0针对整被透气性、凉感持久度、贴肤舒适度全面升级,上市至今售出65万条。
“第二曲线”风生水起时,亚朵的酒店主业亦全面拥抱飞书。亚朵集团通过共创组织协同工具“几木里”,将1700家门店,全部汇聚在飞书之上管理。
真正的破局,绝非少数人的专利。
2009年,任正非在销售服务体系奋斗颁奖会上,提出“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从此,华为的“炮火”开始向一线人员倾斜。
这极大提高了华为的运转效率,成为其迈向世界级企业的先声。
今天,企业应如何运用数智化技术,让客户需求、市场信息,通过一线及时反馈,精准呼唤“炮火”?
飞书完美契合这一理念,引领生态企业,展开一连串决策革命。
比如珀莱雅,正在通过飞书等数字化工具,构建以数据驱动业务决策、推进全链路数字化赋能的创新体系。
2024年,珀莱雅实现营收规模107.78亿元,成为中国首个百亿级美妆企业。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有人归因于大单品策略的成功,有人认为其产品力更出圈,也有人认为公私域种草很关键。
在出色的业务表现背后,还有应用飞书等数字化工具进行的全局数字化赋能。
自从联手飞书之后,珀莱雅就开启了流程线上化、协作实时化、办公一体化。
以部门协同为例。
以往,新产品从立项到上市,要经过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多部门协同。比如,市场部门要进行调研,依赖大量纸质问卷和冗长的访谈记录,耗时耗力。
此外,各个部门之间,沟通的链条也很长。
引入飞书后,这些情况得到了改善。
市场调研人员在进行线下调研时,只需要打开飞书,使用语音输入做访谈,就能完整记录消费者反馈的信息。之后,AI将访谈信息汇总存入多维表格,就可以自动生成消费者报告,极大缩短了信息收集与分析周期。
研发部门,同样将飞书AI运用得炉火纯青。
从科研文献的自动解析,到配方测试的智能追踪,飞书多维表格贯穿研发到量产全流程,显著提升了研发效率和精准度。
更为关键的是,飞书打破了横亘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消费者洞察、市场趋势分析、原料和产品研发数据以及营销策略,这些原本分散在各环节的信息,通过飞书实现了高效流通与共享,形成了一个从需求洞察到研发响应,再到市场验证的全流程数字化体系。
这背后的逻辑是,当飞书成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AI工具,一线员工都成为了珀莱雅数字化进程中的创造者和贡献者。
对于珀莱雅来说,飞书的应用不只是支撑局部提效的工具,更进化为重构组织协作模式、驱动全价值链创新的数字化基石,推动了公司各业务环节的全面提速增效,更通过数据贯通优化了决策链路,为珀莱雅的持续增长和敏捷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飞书不但是企业增长的新工具,更是融入业务、重构组织的新基石。
与之类似,作为中国首家市值破千亿的定制家居企业,欧派通过飞书,打造出泛欧派“OPlink”统一智慧协同平台,实现对含员工上下游10万人的协同管理。
门店突破8000家的茶百道,用飞书构建高效营建系统,新店筹建周期从60天缩至35天,门店的考勤、订货、缴费、盘点、巡店、客服等,都在飞书数字底座上快速成长。
这背后的逻辑,首先是因为飞书好用,使员工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积累的数据越来越丰富;而积累的数据越丰富,AI将数据转化为智能的能力就越强大,让企业智能不断涌现。
越用越强的结果,就是飞书“朋友圈”的不断扩大。
截至2025年年中,从零售、茶饮,到汽车、美妆……多个行业超七成、八成的头部企业,都选择用飞书。
这意味着,飞书不仅在企业AI服务上具备了相当的领导力,也使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数智底座,成为值得企业长期信赖的AI伙伴。
今天,伴随飞书重塑工作的本质,不仅企业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协同,无数的生意也真正飞了起来。
,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