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智元机器人:借壳上市系误读,意在优化产业生态、促进技术创新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中国财富网 时间:2025-07-11 20:01:09

作为本次收购方,智元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拥有全栈技术优势和商业化落地能力。据了解,智元机器人构建了领先的机器人“本体+AI”全栈技术,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多种商用场景。智元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产品售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1月,智元机器人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刷新行业记录。

本次的被收购方上纬新材则所处新材料领域,主营业务涵盖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以及循环经济材料等。2024年,上纬新材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4.94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8868万元。

上纬新材证券部相关人员对媒体表示,公司现有部分业务会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后续具体的业务协同方案将在整合一段时间后对外公布。对此,行业专家认为,智元机器人有望希望借助上纬新材在新材料方面的优势,与其自身在机器人领域的资源相结合,实现跨领域的协同发展。

事实上,智元的本次收购是基于近期资本市场政策窗口期下的重要动作,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的新“国九条”,明确提出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政策。“并购六条”也明确指出要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主体。

地方政策方面,7月9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印发《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支持资源并购整合。支持独角兽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生态,促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

智元机器人正是位于上海,此次收购意义不仅在于资本层面上的控制权转移,更在于通过收购实现产业链上游材料环节的布局,加速自身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全球化拓展。

针对市场上关于智元机器人“借壳上市”的误读声音,公司明确回应:智元机器人暂无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做出重大改变或调整的明确计划,暂无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含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明确计划,或上市公司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重大重组明确计划。

事实上,从监管机构的界定来看,本次收购亦不构成借壳上市。《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借壳需满足"控制权变更+注入资产占比超 100%"双红线。上市公司自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36个月内,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资产,若导致上市公司发生如购买资产总额、营业收入、资产净额等占比达到100%以上,或为购买资产发行股份占比达到100%以上等根本变化情形之一,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需报经证监会核准。

就在收购公告发布的次日,智元联合安努智能在富临精工绵阳工厂开展了一场3小时直播,为行业打了个样:展示了其自研A2-W通用具身机器人常态化作业的真实表现。智元成为行业首个敢于直播工厂作业的企业。直播中,智元A2-W成功完成了两班制、单班搬运800余个周转箱的任务,且做到了作业直播3小时0失误。展现了智元机器人能够在长时间、高强度、动态干扰环境下的稳定作业能力。

可以说,智元具身机器人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在工业环境中稳定运行的能力,也被行业视为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产线、从技术验证走入商业化落地的第一个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智元采取的资本与产业齐头并进的模式,将有助于智元在全球范围内提前布局。一方面,借助上纬新材在海外市场的渠道资源,智元有望加速国际化步伐;另一方面,通过材料端的自主可控,也可以更好地应对国际供应链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文转自:周口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