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本文字数:2465,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郑栩彤
最近存储业内发生了两件备受关注的事:DDR4(第四代双倍数据率同步DRAM)价格涨至高位,三星电子最新季度营业利润下滑。两个看似相互独立的事件,隐含了同一个产业变革逻辑。变革的中心正是HBM(高带宽内存)。
据闪存市场本周发布的数据,部分同等容量的DDR4和下一代的DDR5内存条价格几近倒挂。业内普遍认为,DDR4遭遇减产、涨价背后,是随着HBM成为存储领域竞争焦点,原厂产能逐渐向HBM倾斜。而本周三星电子发布的最新季度业绩出现利润下滑,背后则有三星HBM进展慢于竞争对手、行业地位受到挑战的因素。
HBM对存储格局的持续撼动下,进入下半年,原厂开始冲刺新一代HBM4研发生产,开启新一轮赛跑。还有其他变化开始发生。业内近期预计,HBM产品将从标准化产品向定制化产品演进,英伟达之外的更多AI芯片厂商则将消耗更多HBM。
格局变化
HBM可用于AI芯片。AI潮流下,市场对HBM需求的增长,推动存储格局变化。
三星电子近日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初步业绩,该季度公司预计销售额74万亿韩元,同比下降0.09%,营业利润为4.6万亿韩元(约合33亿美元),同比下降55.94%。这一营业利润表现是三星电子六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三星半导体业务相关负责人此前承认了HBM业务的落后,称错过早期市场机会,承诺将赶上HBM竞赛。
凭借HBM的优势,竞争对手SK海力士行业地位则有所提升。记者从闪存市场拿到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起,美光、SK海力士在DRAM市场的份额持续增长,三星份额下降。SK海力士与三星的HBM市场份额原本几乎五五分,到今年第一季度,两家差距拉到两倍以上。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最新发布的数据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SK海力士在DRAM领域夺得36%份额,DRAM营收份额首次超越三星电子。第二季度,SK海力士内存收入达到155亿美元,与三星并列全球内存市场第一。SK海力士在HBM市场的份额达70%。
记者了解到,进入下半年,HBM还在继续带动行业调整。美光等原厂进入DDR4停产进程,更多产能向HBM聚集。同时,三大原厂一手推动HBM3e应用,一手冲刺HBM4。
集邦咨询分析师许家源告诉记者,目前SK海力士和美光的HBM3e 12hi产品认证已大体完成,将供应英伟达B300、GB300,良率也提高到60%以上。三星则在做改版HBM3e认证送样,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完成认证并量产。
近期关于HBM4的消息越来越多。此前SK海力士宣布向英伟达等主要客户交付12层HBM4样品后,美光6月宣布,已向多家主要客户送样其12层堆叠36GB HBM4内存。SK海力士计划今年下半年完成HBM4量产准备工作,美光则计划2026年量产HBM4。
业内预计三星的步伐还是较慢。有分析人士称,三星1c nm(一种制程)DDR5还未商业化量产,预计明年上半年要量产更高阶的1c nm HBM4并按时推向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国内存储厂商长鑫存储尚未公开HBM相关的进展。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国内厂商在HBM领域处于早期技术开发阶段,这类项目应到产品要面世的阶段才会对外公开。
定制化号角吹响
由于AI需求坚挺,HBM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有确定性。当地时间7月10日,AI芯片英伟达成为史上首家收盘市值达4万亿美元的公司。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世界各地呼吁建设 “AI工厂”的同时,多名存储业界人士也向记者表达了对今年数据中心需求的看好。
英伟达最先进的AI芯片与HBM一起封装。为提供更高的传输带宽,HBM由多片DRR(DDR SDRAM)芯片堆叠而成。在封装环节,通常由台积电将HBM与先进的AI芯片一起封装。然而,向上堆叠带来诸多技术调整,例如堆叠层连接、扩展。
记者了解到,这些挑战让未来的行业竞争具有不确定性。HBM4 2026年面世后,业内预计HBM4e2027年面世、HBM5 2030年前后面世。许家源告诉记者,相较其他DRAM产品,HBM技术路线面临的挑战更多,涉及前端制程节点演进和后端制程工艺演进。
具体而言,在前端,HBM需要在每片晶圆上打TSV(硅通孔),架构复杂,未来的新架构引入能否成功存在变数。在后端,从HMB4到HBM5,堆叠层数朝20层发展,原厂工艺将由MR-MUF(回流模塑填充)、TC-NCF(非导电胶膜)过渡到HCB(混合键合)。
除了技术变化,市场需求方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英伟达之外的AI芯片厂商也在搭载HBM,另一方面,随着需求方在增多,HBM踏上定制化的道路。
“2024年英伟达占有61%HBM消耗量。2026年、2027年英伟达的消耗量比例可能减少。”许家源告诉记者,原因是ASIC(专用集成电路)供应商增多,搭配的HBM颗数也增多。
据了解,今年谷歌推出的第七代TPU Ironwood就配备了192GB大内存HBM。ASIC芯片在应用量上也在挑战英伟达。有数据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AI计算需求转向推理,成本和功耗更低的一些ASIC芯片也在进入数据中心。
许家源表示,定制化的好处是,将一些GPU电路放到HBM那片采用逻辑制程制造的芯片上,可减少HBM和GPU的沟通数据量,预计2027年将有大客户采用客制化方案。Counterpoint相关报告则称,当前包括英伟达、亚马逊、微软、博通和美满电子在内,已有七到八家IT厂商在推动HBM定制,预计到2026年HBM4亮相时,定制HBM市场将大幅扩张。
记者从三星电子了解到,公司已在布局定制化HBM,支持客户IP集成。美光则展望,HBM4e将体现存储器业务范式转变,该产品将能为一些客户定制,定制业务预计推动公司业绩改善。
ASIC定制厂商美满电子则与美光、三星和SK海力士合作,为下一代XPU定制HBM方案。“定制是芯片行业最大的趋势之一,到2028年,加速基础设施计算芯片市场将有25%的份额属于定制芯片。”该公司在官网一篇博客中表示。
微信编辑| 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