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溯
近日,中东部地区高温闷热天气逐渐增多,北方多地连续多日体验“桑拿天”。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周,高温天气将再度发展,近10个省份将出现40℃以上“桑拿天”,局地高温具有一定极端性,热度历史同期少见。
下周大范围高温将影响哪些地区?今年为什么格外热?
下周高温或影响超15省份
10日,东北至江南、华南不少地方出现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伴随着较大湿度,闷热感明显。
与往年不同,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北方多地闷热程度同期少见,比如,长春10日最低气温达26.7℃,打破当地1951年有完整观测以来的最低气温纪录。受高温和高湿双重影响,近日北京“出门就像被牛舔了一口”一度冲上网络热搜。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中国的高温将进一步发展升级。13日中国的高温将明显增多,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黄淮等地暑热还会将继续升级,南方地区13日之后高温也会增多增强,且湿度大,体感犹如“蒸桑拿”。
14日开始,高温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高温将覆盖四川盆地、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大片区域,影响或超过15个省份。
除了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此次高温的强度也较大,预报显示,14日至16日为高温鼎盛时段,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近10省份将现40℃以上的酷热天气。
12日至13日,随着前期降雨的减弱,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高温也将增多,福州14日起或将出现连续高温。
今年为何格外热?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11日表示,从7月上旬整体天气情况看,华北、东北及四川盆地表现为高温高湿,黄淮、江淮、江汉表现为高温闷热天气,出现这种情况与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偏早、强度偏强的特征有很大关系。
未来一周,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与大陆高压联手,高温天气将进一步增多。
预报显示,未来一周,河南、山东一带高温存在一定的极端性,热度同期少见,比如,济南、郑州15日前后最高气温在40℃左右,最低气温将达到或超过30℃。
河南省气象台11日召开发布会预计,13日至20日,河南省大部将持续37℃以上高温闷热天气,14日至16日,河南北中部、东部、南部部分县(市、区)最高气温40℃以上,局部超过42℃,中南部局部可能达到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河南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栗晗表示,造成这一轮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河南,导致晴空少云,太阳辐射增温明显。同时,副高控制区内盛行下沉气流,造成下沉增温效应。另外,低层暖气团发展强盛且持续时间较长,也有利于极端高温出现。
注意防暑、警惕热射病
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魏璐表示,即将开始的这轮高温闷热天气较上周中后期的高温过程持续时间将更长、强度也更强,需重点关注人体健康、交通出行、能源保供的影响。
持续高温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会带来威胁,增加中暑、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风险,比如,当气温高于32℃时,脑卒中发生风险就会显著升高,并且危险性随气温上升而加剧。另外,从轻微中暑发展到热射病,可能只需要短短几小时。
专家提醒,未来一周,高温持续发展,中暑风险升高,建议公众保持室内凉爽,及时补充水分,减少在10时至16时气温较高时段外出活动。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多汗、皮肤灼热等中暑症状,及时使用解暑药品,严重时立即就医,警惕热射病发生。
国是直通车
编辑:高琰瑭
责编: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