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腾势D9与丰田赛那PK:谁更胜一筹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刘敏 易车 时间:2025-07-14 10:17:24

若论中国新能源MPV的高光时刻,腾势D9无疑当仁不让。自上市以来,它凭借“埃尔法平替”的设计语言迅速席卷市场,稳坐20万级以上国产MPV的头把交椅,甚至别克GL8插混版也难以匹敌。

2025年上半年,腾势D9累计销量达到42,230台,紧随赛那之后。作为新能源MPV领域的销量冠军,腾势D9也是比亚迪旗下最成功的高端车型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腾势品牌几乎全靠D9支撑,其他产品的销量则相对低迷。

D9的成功并非源自腾势品牌的赋予,而是其自身努力所取得的。这款车型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品牌资产作为支撑,完全凭借自身的产品力从丰田、本田和别克等竞争对手手中赢得了用户。这本身就是国产车历史上的一次“个体奇迹”。

然而,问题也正在于此:为何这样一款产品无法超越丰田赛那?在缺乏营销、高配版本稀缺、系统几乎不更新的情况下,赛那依然在销量上持续领先D9。这不仅仅是品牌力的问题,更是场景错位的结果。

腾势D9的核心用户群体,确实被埃尔法的设计所吸引。他们大多来自二三线城市,处于“有一定经济实力但不愿过于张扬”的消费阶段。购买D9的目的,并非用于商业运营,而是为了兼顾家庭使用与体面出行,同时希望车辆具备智能化和充电功能。

赛那的用户并不属于这一语境。他们购买的不是“像埃尔法”的车型,而是“最可靠”的工具。他们甚至不希望车辆显得过于豪华。D9的流水灯、环抱座舱和大曲面屏,对他们而言并非加分项,反而可能成为干扰。

D9在感性层面表现出色,但在商务场合中,理性才是主导。特别是在重要的接待场合、权力系统和政务结构中,用户往往更加趋同、保守和规避风险。D9在外观和内饰上虽然力求引人注目,但这反而削弱了它在这些用户心中的信任感。

深入来看,D9是一款典型的“市场导向型”产品:在智能座舱、混动技术和外观设计方面都达到了极致,旨在吸引所有潜在客户。尽管它成功吸引了大量“买不起埃尔法”的城市中产阶级,但未能赢得那些“决策基于预算和稳定性”的机构客户。

这并非产品失败,而是战略限制。比亚迪的新能源战略决定了其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方面追求极致;而丰田的哲学则是去魅,将汽车转变为纯粹的“交通解决方案”。前者追求卓越的用户体验,后者强调系统的稳定性。赛那的成功,体现了价值观对技术叙事的超越。

D9在“科技平权”这条道路上表现得非常出色,却未能提供“商务语言”的接口。尽管它在外观上达到了高度的相似性,但始终未能获得默认的认可。在许多采购经理那里,它仍然需要额外的解释,这无疑是一个劣势。

您可以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许多关于D9的推荐,却很少在五星级酒店门口见到它用于正式接待。这并非因为D9不够高端,而是因为它过于“善于表达自我”,而商务场合恰恰是最忌讳过度表达的。

D9不应受到苛责,作为中国新能源MPV的里程碑,它虽未能战胜赛那,但这并非因为它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它未能选择沉默。面对最为理性的消费群体,D9仍显年轻。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