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全国有2800多个县市区,各地在积极推动发展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都想着办法在经济中心上海抢占展示窗口和推广终端,除由大型商贸企业直接供应对口渠道外,不少县市还在上海开办了自己特色的农特产品的运营中心,小的数百平米,大的数千平米,投资投入巨大。
昨天我走访了一家四川某县在上海的农特产品运营中心,听了负责人的介绍,和多位农特运营人的交流,发现农特在运营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的共同问题:一是品牌认知度低,二是渠道单一,三是获客留客不易。这三个问题导致农特产品难以拓展市场,上量难。
有的商家进行了不同的探索,不论是会员制、社群化,私域运营,还是一些锁客工具的使用,其实核心还是没有触及农特销售和消费的本质。
根据“人场货”的分析方法,农特的品种众多,我们的销售对象和消费对象到底是谁?为什么要把销售对象和消费对象分开?销售对象是渠道商、零售商,消费对象是终端用户。分开是为了精准定位,前者注重批量采购,后者关注品质体验,两者需求不同,策略也应差异化。很多农特企业忽视了这一点,导致营销策略模糊,难以有效触达目标群体。细化市场定位,针对渠道商和终端用户分别制定策略,才能破解获客难题。
比如在大宗采供环境,由于销售对象是各大企事业单位及招标渠道,重点是强化供应链稳定性,无论是独特品种或大众食材,都必须确保供应及时、品质可靠,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而在终端市场,则需注重品牌塑造和用户体验,选用名、优、特、新的独特产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提升舌尖美味的附加值,吸引并留住消费者。
由于上海的房租高昂,农特产品线下门店成本压力大,需借助电商平台降低成本,拓宽渠道。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精准推送,提升转化率。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如何协同?
——要把线下终端做成一个超级终端。
何为超级终端?把终端集成有品宣、社交和获客的超级端口,简单来说,就是要让终端形成超级品牌,超级入口和超级门店。
超级品牌是指门店不仅是一个销售点,更是品牌形象的展示窗口,通过高品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树立品牌信任。什么是品牌?就是用户心智中,你是一家什么店?如果是地域特产店,地域文化往往是最容易做起品牌的元素。如何把地域的文化IP元素和产品的特点进行绑定,讲好特产故事,这个是门店要成功超级品牌的基本功。从我服务的品牌来看,餐饮品牌目前的文化IP营销是非常成熟的,农特店完全可以借助餐饮品牌的玩法,把特产门店,像餐饮爆款品牌的“七元素”一样打造,让用户对地域文化产生好奇,形成与在线上购物完全不同的体验。
超级入口则意味着门店成为流量汇聚点,通过举办特色活动、主题活动吸引客流,结合线上线下互动,增加用户粘性。从激发兴趣和情感共鸣上增加用户粘性和互相推荐的可能性,比如春天可以做开茶节,秋天可以做松茸节,农场采摘季等等,每次活动,都是一次增加传播和互动的机会,让运营中心不仅仅成为单纯的售卖点。我看有的根植于社会服务于老年人的农特专营店在楼上还开设了自己的小餐厅、茶座和棋牌室,这也是一种创新模式,既丰富了门店功能,又增强了社区互动,让老年人在享受购物便利的同时,也能找到社交和休闲的场所,从而提升品牌忠诚度。
超级门店是用门店作为基地,用好线上和线下的资源,除了上述的提供门店的社交属性外,还可利用门店的场地,把流量传导到线上,打通线上采购和零售渠道,简单的做法,是形成“1个主播+全员自媒体”的内容生产模式,除了全员开通自媒体账号进行内容输出外,每个门店都培训一名主播,通过直播展示产品,讲解地域文化,吸引线上观众。同时,线下顾客也可参与直播互动,增加趣味性和真实感。内容营销最缺乏的是真实的素材,线下活动以及线下发生故事,为主播创造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超级门店不仅让门店成为一个线下有限的流量池,还让门店成为了一家无限的流量池。
如果各县市在上海的农特产运营中心或连锁终端都能实现超级品牌、超级入口和超级门店的有机结合,就能形成强大的品牌矩阵,从而形成扎根上海,辐射长三角的效应。(文/,图片由AI生成)
作者简介:,资深营销人,《粉丝经济:社群这样玩》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