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局
7月11日晚间,香飘飘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5亿元左右,同比下滑12.21%;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亏损1.11亿元左右,较2024年同期增加6809万元。
香飘飘的股价,相较2019年8月的历史高点下跌了60%。
营收下滑,利润亏损,股价下跌,香飘飘怎么了?
当前,外卖大战进入白热化,现制茶饮品牌纷纷爆单。
冲泡奶茶与现制奶茶,境遇为何冰火两重天?
2017-2024年香飘飘营收及同比增长率
2017-2019年,是香飘飘的高速增长期,营收从26.40亿元增至39.7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2.6%。
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香飘飘的营收连续三年下滑至31.28亿元,累计降幅21.4%。
2023年,香飘飘的业绩开始反弹至36.25亿元,但2024年再次下滑至32.87亿元。
仔细看,即使是2023年反弹,增长率也不过15.9%,远低于2017-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
2024年的营收,基本上与2018年持平。
这说明,香飘飘的业绩在2019年达到高峰后,整体已呈下行趋势。
香飘飘的创始人蒋建琪,早年靠卖棒棒冰起家。
2004年,蒋建琪看到街头奶茶店生意火爆,年轻人经常排队,便创立香飘飘想研发一种杯装奶茶。
次年,香飘飘推出首款杯装奶茶,定价3.5元/杯。
与街头奶茶相比,杯装奶茶用热水冲泡即可饮用,方便快捷,性价比更高。
香飘飘股价走势
业绩下滑,也让资本市场对香飘飘失去了信心。
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
以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为例,早在2011年已上市,连续多年亏损。
随着无糖饮料的火爆,东方树叶也迎来爆发式增长,2023年年增长率超过100%,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90%。
与之相比,香飘飘的冲泡奶茶产品含有脱脂奶粉、植脂末和白糖,被贴上高糖高热量标签,在健康属性上不占优势。
另一方面,新茶饮品牌的层出不穷,为偏爱奶茶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新茶饮通常使用鲜奶、新鲜水果等天然材料,在选材和口味上推陈出新,一个品牌一年能上新数十款新品,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与之相比,香飘飘的冲泡奶茶口味不足20种,标准化工业品在产品创新和口感上相差甚远。
如此看来,香飘飘陷入被健康茶饮和新茶饮前后夹击的窘境。
数据显示,冲泡奶茶市场规模近5年复合增长率仅2.1%,显著低于现制茶饮行业18.7%的增速。
无糖饮料市场2023年同比增长超过100%,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更是高达88%。
此消彼长之间,冲泡茶饮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萎缩,香飘飘的日子将更难过。
其实,香飘飘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2017年成功上市后,便推出了液体奶茶,拓宽产业线。
2005年,香飘飘推出杯装奶茶,抢了街头奶茶店的生意。
20年后的今天,香飘飘的生意,又被街头奶茶店抢走了。
外卖,无疑是街头奶茶店成功反击的关键角色。
让我们再对比一下冲泡奶茶与现制奶茶。
简单来说,香飘飘的优势,就是便宜与方便。
外卖的出现与普及,稀释了香飘飘的优势。
这次外卖大战,自7月5日启动,淘宝、京东、美团投入巨额资金,加大补贴力度,祭出满25减21、满16减16乃至0元购等重磅补贴。
现制茶饮,因消费高频、低客单价、出餐简单稳定等特点,成为承接这一次外卖大战的最大赢家。
网友晒出的消费记录显示,20单外卖,17单属于0元购,像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等茶饮消费,平台补贴后一分钱没花。
这价格,比香飘飘香多了。
平台的史无前例的补贴力度,极大刺激了消费热情。
7月13日凌晨,美团发布战报,截至12日23时36分,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过1.5亿。
7月14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在订单结构向全品类深度拓展的同时,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创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购)。
大部分订单量,涌向了街头奶茶店。
奈雪的茶提供数据显示,7月5日至7月6日周末两天外卖订单破峰值,两天突破100万单,环比增长50%,单店最高环比增长230%。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