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500亿债务压顶,浦发银行闪电抱大腿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阳 金角财经 时间:2025-07-14 17:56:27
曾在不良资产市场里靠“低买高卖”起家的玩家,现在要跟银行一起做时间的朋友了吗?

金角财经

上海高温炙烤,黄浦江边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资本市场却突然刮起一阵旋风。

信达出手,仅用三天,就完成了对浦发银行的闪电入股来自国家层面的四大AMC(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亲自下场,瞬间在银行圈掀起了不小的动静。

这可不是一笔普通的投资。浦发背着500亿可转债的包袱,信达直接拿出132亿,把债权换成了9.12亿股普通股。市场立刻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这不光是救急,更像是行业生态正在悄悄变天。

不少人马上联想到两年前,中信金融资产入驻光大银行的那一幕。但这一次,故事显然不一样了。当AMC不再只是站在银行对面收烂摊子,而是直接坐上股东席位,那个老问题就得重提:这些曾在不良资产市场里靠低买高卖起家的玩家,现在要跟银行一起做时间的朋友了吗?

从博弈对手变成利益共同体,从甩风险到共扛事,这背后的变化,也许比500亿债务本身更值得琢磨。这很可能是中国银行业,在新一轮经济调整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角色转变。

信达闪电战

信达投资此次操作,堪称一场闪电战。

6月25日,信达证券管理的资管计划通过上交所系统累计增持浦发转债1.1785亿张,占发行总量的23.57%。仅仅一天之后,这些价值132亿元的债券被悉数划转至信达投资账户。紧接着第三天,信达投资宣布将全部可转债转为浦发银行普通股,合计转股数量达9.12亿股。

从价格层面来看,信达投资此次通过转债增持的浦发银行股份,每股投入为14.53元,较浦发银行6月27日13.55元的收盘价溢价7.23%。但这种看似不划算的交易,实则蕴含着深层考量。有机构分析指出,若信达投资选择在二级市场直接大举买入银行股,很可能引发股价的剧烈波动,最终所付出的成本将会远超这7%的溢价。

而这一系列操作过后,中国信达这家资产管理巨头也一举获得浦发银行3.01%的股权,空降前十大股东行列。此外,在增持后,信达提名的董事将进入浦发银行董事会,显示这两大机构对此番股权合作此前已有沟通。

浦发银行公告显示,6月30日该行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同意提名林华喆为公司董事候选人,并提交股东会审议,自董事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后正式履职。林华喆曾历任中国信达甘肃、四川分公司一把手,现任信达投资党委书记、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信达增持浦发银行的模式,与两年多前中信金融资产进入光大银行颇为相似,都是通过买入可转债后转股进入银行前十大股东,并在随后选派董事进入董事会。

2023年3月,中国华融(现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曾以耗资约150亿元增持可转债而后转股的类似方式,成为光大银行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7.08%),之后选派董事进入了光大银行董事会。因入股的每股3.35元价格比二级市场市价溢价15%,华融当时属于亏本买入,被称为白衣骑士,但也因此引起内外部一定的不解。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通过可转债转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是浦发银行的迫切需求。信达投资通过逆周期投资策略在当前银行股估值较低、基本面改善的市场环境下,选择增持浦发可转债,若后续银行股市场表现回暖,其潜在收益空间较大。

不过,更实际的一种可能性是,在经济调整压力下,有某种神秘力量正引导AMC想办法为银行纾困。

以浦发银行为例,浦发转债发行于2019年10月28日,共5亿张、总额500亿元,期限6年,将于2025年10月28日到期。截至2025年6月26日,浦发转债的未转股余额499.97亿元,未转股比例达99.99%。按照募集说明书相关规定,若浦发转债未能实现转股,浦发银行将面临近500亿元本金及相应利息的兑付压力。

此番信达投资买入约1.18亿张浦发转债并转为普通股,浦发转债的未转股余额下降至382.11亿元,未转股比例降至76.42%。

对于浦发银行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但或许还远远不够。

浦发资本困局

当信达的资本入局,以近乎闪电战的姿态完成时,市场目光最终聚焦于浦发银行那组不容乐观的资本充足率数据。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9%,在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浙商银行的8.38%,上市股份行中位数为9.41%。此外,截至2024年末,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2%,相比2023年末的8.97%,同比下降了0.05%,跌幅在A股上市股份行中高居第二,仅次于平安银行,后者跌幅为0.1%。

资产质量的隐忧则更添一层复杂性。2024年末,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36%,在9家上市股份行中仅排名第6,要知道,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资产规模比浦发银行大的股份行,该数据也只有0.95%、1.07%、1.16%,说明人家不但盘子比浦发银行大,还比浦发银行稳,这就形成了经营上的差距。

此外,浦发银行并不理想的不良贷款率,甚至可能是已经经过美化了的。2024年末,浦发银行的重组贷款总额从2023年的8.64亿元暴增至369.32亿元,增幅高达4275%。这一异常增长引发市场担忧。市场人士分析,重组贷款规模急剧膨胀可能起到延缓不良资产外露、美化报表的作用。

所谓重组贷款,简单来解释就是就是银行和借钱的人商量后,修改了原来的贷款约定,如原本约定每月还1万元,现在改成每月还5000元,或者延长还款时间,甚至暂时不还本金只还利息。这些调整都是为了让借钱的人更容易还上钱,避免直接违约。

而按照规则,只要双方同意重组,这笔贷款就暂时不算不良资产,还能放在正常贷款里。

这样一来,银行报表上的不良资产数量就变少了,看起来风险更低;但实际上,这些贷款可能还是有问题,只是暂时没被归类为不良,某程度上相当于只是把风险往后推迟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