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IPO前夕风波不断,奇瑞新能源还在找路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蓝鲸新闻 时间:2025-07-14 18:12:34

文|市值水晶

今年2月,奇瑞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赴香港上市。

奇瑞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乘用车出口量第一,截至2024年9月30日,分别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一。

然而,虽然奇瑞在1999年就正式开启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却不如汽车出口的成绩亮眼。

奇瑞在与华为合作之前,发布了奇瑞小蚂蚁,奇瑞QQ、瑞虎8PLUS、星途瑶光CDM,以A00级微型车为主,中高端车型市场空白,2022年,奇瑞新能源汽车仅占中国新能源市场的2%左右。在此背景下,与华为合作,成为奇瑞打开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大契机。

2023年奇瑞与华为联手推出智界S7。此前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推出的问界系列三年突破50万用户,让华为尝到了甜头,也成功帮助赛力斯起死回生。然而,智界未能复刻问界的销量。奇瑞与赛力斯不同,前者企业经营稳健,核心业务流程运转正常,加上奇瑞此前一直有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与华为合作或许只是为自家中高端品牌的试探。

01 车企"宫心计"

7月8日,奇瑞召开风云A9L全球上市发布会,但除了奇瑞官方直播此次活动,网友还发现,智界直播间也有了风云A9L的身影。

这一举动瞬间让智界的粉丝坐不住了,有网友直接在直播间问道"这是智界,和你风云有啥关系?"还有网友在小红书锐评,奇瑞这波操作,像极了在别人的婚礼上发布征婚广告。更有网友把这场闹剧比作"车企宫心计"。


面对来势汹汹的负面评价,智界智行迅速关掉了直播间,智界系列产品总监也连发三条动态道歉:"各位智界的挚友们,今天的突发事件已处理完毕,后续不会再发生!!抱歉。"


事实上,这已不是智界第一次陷入舆论风波。今年5月,智界车主发现,鸿蒙智行旗下其他"三界"车型均标配蓝牙遥控钥匙,而智界车主却要单独购买,他们认为这一行为存在双标。另外一次是在今年的6月,鸿蒙智行宣布对智界全系列车型进行现金补贴,购买智界可立减2万元现金,下定至高可得6万元的购车权益。不过这看似友好的举措却引起智界老车主不满,他们要求智界对老车主进行相应补偿。

舆论风波不断,影响了智界的销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智界的销量下滑明显,4月跌破了5000辆仅售4461辆,6月甚至下滑至2459辆,创历史新低。

而智界多舛的命运从智界S7发布时就已开始。2023年,智界S7发布,但上市之后,业界就传出奇瑞让出一部分产线给星途系列,导致智界S7产能不足,耽误交付。让智界S7的销量一度低迷。

奇瑞与华为不和的传闻随之而来,网友也通过种种细节试图证明奇瑞并不重视智界品牌,比如在宣传图中将其他品牌放在靠前位置,而把智界品牌放在最后。

此前,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表示:"在与华为的合作中,我们也与华为争论过,但是最后发现,听华为的我们就顺利,不听华为的我们就遇到挫折。所以我们现在的原则是:有分歧的时候听华为的,意见一致的时候听奇瑞的。"

显然,奇瑞和华为并未完全保持一致,但两家企业的关系并非处在舆论中非黑即白的态势。

02 智界到底跟谁姓

"智界不是华为的车吗?""智界是奇瑞的车啊。"

不可否认的是,不少人在认识鸿蒙智行的产品时,自动为其冠以"华姓",认为这是华为的车。

2020年至2022年,奇瑞与华为签署多份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智能汽车电子电器架构、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领域全面合作。双方将共同研究5G创新应用场景,在5G+V2X、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鸿蒙智行的产品将在华为官方及授权渠道进行销售,产品的整车体验、购买体验、服务体验均由华为运营。华为还把鸿蒙智行旗下的汽车产品摆放至华为店内销售。华为想做车,但又不想完全自产,所以就与其他车企合作,再借助华为的品牌力和渠道进行推广和销售,而其他车企对于华为来说,与其称为合作伙伴,不如称为代工厂。

就好比要出版一部小说,在内容方面,华为可以与奇瑞、赛力斯等"作者"合作完成内容撰写,而最终解释权归华为所有。

华为在鸿蒙智行系列的汽车产品中拥有绝对主导权。

所以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智界是华为的车,跟奇瑞的关系不大。事实是,智界也同样是奇瑞旗下的品牌之一,是奇瑞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成员。

然而,这也不能成为奇瑞风云A9L在智界直播间出现的原因。一方面,车企合作的实际情况与消费者心中共同的认知有一定差距,贸然打破这种差距,只会适得其反,被消费者认为是在蹭流量,贴上"吃相难看"的标签;另一方面,这牵扯到销售渠道问题,出现这样的纰漏,会被外界认为运营团队的不成熟,整体组织架构方面存在问题,爆发信任危机。

除了消费者认知的偏差,奇瑞旗下智界风波不断,也与其自身相关。

03 奇瑞把华为当跳板?

在智界之前发布的问界,是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新能源汽车。同样是合作汽车,同样是华为主导,但问界的命运和智界却大相径庭。

2021年到2025年,华为与赛力斯合作先后发布了问界M5、问界M7、问界M9以及问界M8。其中M9在50万以上的豪华车市场可以说是没有对手。2024年1-9月,问界汽车的市场份额为76.1%,几乎由M9独占。2025年6月,问界单月交付4.47万辆,首次超越理想。

智界与问界相差甚远,在于赛力斯和奇瑞的企业状况大不相同,对于华为来说,只是成熟范本的复制,要做的工作并无本质不同。

赛力斯在与华为合作之前收入规模连续三年下滑,2020年降至143亿元;盈利同样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超27亿元,毛利率不足10%,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可以说,与华为达成合作就像抱住了大腿,这条腿上还镶满金边,唯一不足的就是无法控制大腿的"走向"。

双方合作之后,赛力斯迎来盈利拐点,2024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截至2025年5月23日,收盘市值2383亿元。赛力斯背靠华为,成功转危为安。但也正因为企业业务状况不理想,在和华为的合作中,赛力斯几乎没有话语权。对奇瑞而言,境况却大不相同。

如果说华为之于赛力斯是雪中送炭,那么华为之于奇瑞则是锦上添花。

在与华为合作之前,2021年至2023年,奇瑞营业收入、净利润逐年上升。其中2023年的营业收入为1632.1亿元,净利润为104.4亿元。2022年出口收入占总营收31.5%,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45.7%。

反过来说,奇瑞有选择拒绝与华为合作的底气,而选择与华为合作在于奇瑞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空白。

合作之前,2023年,奇瑞新能源收入仅79.1亿元,占总营收的4.9%。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趋势,奇瑞自然也将其纳入企业战略布局之中。

奇瑞1999年就正式开启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但无奈于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一直没有较大声量,此时,华为抛来橄榄枝,与奇瑞顺利达成合作。但由于奇瑞一直在新能源赛道的布局,这场合作对于奇瑞来说更像是借助华为的平台为自家中高端新能源汽车铺路。

奇瑞在2023年12月20日发布的星途星纪元被称为"奇瑞亲儿子",据观察,它与智界S7在多处都存在相似之处。两款车车型相似,纯电续航里程均在700km以上,高压快充平台800v,星途星纪元ES在定价方面要略低于智界S7。

奇瑞试图推出自家品牌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加之其在经营状况上并不像赛力斯"窘迫",所以在合作过程中,奇瑞并不如赛力斯"听话",呈现在智界上,就是多次陷入销量下跌和舆论风波之中。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奇瑞内部重新整合品牌,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事业部、艾虎事业部、风云事业部、QQ事业部四大事业部。其中星途品牌作为奇瑞高端品牌定位不变,其国内业务事业部的组织和职能,整体纳入奇瑞品牌国内业务群。智界、iCAR和捷途品牌仍保持独立运营。

新一轮的调整会给奇瑞带来哪些变化,华为和奇瑞的合作又会走向何方,仍是未知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