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全国科技活动周深圳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深圳商报 时间:2025-07-14 19:01:32

·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为响应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号召,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近期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进校园活动。活动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承办,通过科学家精神传承与人工智能技术展示,为青少年点燃科学梦想。

活动期间,一场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在丽湖实验学校成功举办,近300名师生参与其中。活动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教授马寅仲讲述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的科研历程为开篇,通过详实案例展现了科学家胸怀家国、严谨求实、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核。

科学家精神主题科普

通过屠呦呦团队研究青蒿素数、钟南山院士抗击疫情、“糖丸”爷爷顾方舟研究脊髓灰质炎等例子,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伟大,以榜样力量激励学生。活动创新采用“影像+讲述+实践”三维模式,学生们通过观看科普动画《功勋》、团队协作讲述科学故事等环节,将抽象的科学家精神具象化。实验动物实体展示与趣味答题环节更激发了学生对科研探索的直观认知。

马寅仲讲述科学家故事引出科学家精神

此外,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也走进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为300余名4-6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深圳理工大学教授孔艺以“实验动物与人工智能”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AI发展史动画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学生们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历程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现场

在强调人工智能巨大潜力的同时,孔艺特别指出实验动物在基础医学研究中的不可替代性,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伦理问题。互动环节中,学生们通过人工智能虚拟仿真设备,能够身临其境的体验科学氛围并且动手做实验,亲身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可触可感。

两场活动虽主题各异,但都通过创新的形式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青少年易于理解的内容。科学家精神活动注重价值观引领,培养学子们的家国情怀;人工智能科普则侧重技术体验,激发创新思维。

未来,在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将秉持高校育人精神,推动更多优质科普资源进校园,为建设科技强国培育更多后备人才。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