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工作室
京东短剧频道已上线!目前正在灰度测试,播出短剧均未显示备案号,经查阅公开信息发现,京东集团也未按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要求设立总编辑一职,对短剧内容进行审核把关。
7月11日,新浪科技报道显示,在进军外卖和酒旅之后,京东集团开始招聘短剧运营岗位,有意布局短剧市场。与此同时,《号外工作室》调查发现,京东app底部导航栏逛栏目中,已上线短剧频道,查阅该频道的短剧内容后发现,播出短剧均未显示备案号。
京东 app 截图
从目前情况来看,京东短剧频道处于灰度测试阶段,因为该频道并非向所有用户开放。部分用户反馈,他们在逛栏目中并未找到短剧入口。
号外工作室注意到,京东短剧频道中播出的短剧均未显示备案号。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早在2024年就下发了《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明确从当年6月1日起,微短剧施行分类分层审核。投资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微短剧由广电总局审核;3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的普通微短剧由省级广电部门审核;30万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剧则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平台内容管理的职责。并且,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
网传海报
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京东短剧推广海报传出,据了解,该推广政策中的保底激励为内容机构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降低了创作风险,使得更多有潜力的内容机构愿意投身于短剧创作。而播放分成则进一步激发了内容机构的创作热情,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作品只要受到用户的喜爱,就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回报。这种双轨制合作模式无疑为内容机构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创作动力。
据推广海报显示,保底激励按播放量分档,S级(播放量≥1亿次)单部保底3万元,A级(1000万-1亿次)1.5万元,B级(100万-1000万次)1500元,要求短剧必须满足2024年9月后上线集数≥60集等硬性条件。播放分成则采用阶梯式千次播放收益计算,0-100万次播放每千次1元,随着播放量增长逐步提高,最高档(超1000万次)可达20元/千次,但单剧激励上限设为20万元。
准入规则方面,首期仅限20家机构入驻,需一次性提交50-300部短剧,且历史作品累计播放量需≥300万次,所有数据必须通过ADX平台验证确保真实性,这种设计既用高额激励吸引头部机构,又通过数据审核和规模门槛把控内容质量。
当时有媒体就该海报内容向京东公关部求证,京东回应称,并不知情。
《号外工作室》就上述问题向京东公关部求证,截至发稿时,暂无回应。
头图来源|AI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