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
近期,港股市场迎来多家公司递表,其中普祥健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祥健康)拟在主板上市,申万宏源香港、农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根据招股书,普祥健康拟将港股IPO募资用于:拓展公司在中国内地及海外地区的业务;将医养结合服务走宽、走深;推进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工作;实施多元化支付和结算系统;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主营医养结合服务,IPO前估值超20亿
招股书披露,普祥健康的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6月。
彼时,王伟斌先生创办普祥投资作为北京润富投资有限公司(现称为北京神玉艺术文化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北京润富是双全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而双全控股亦由王伟斌先生控制。
2005年3月,普祥健康首家医院大山子医院注册成立;2006年6月,普祥健康成立首家二级专科医院普祥肿瘤医院。
沉寂8年后,普祥健康于2014年从双全控股有限公司分拆出来并开始寻求独立发展及筹资。
经过多年发展,普祥健康已经成为中国华北地区领先的、以专业医疗能力为核心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不同于传统的养老资产运营,普祥健康致力于为社区中老年人提供包括临床诊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及其他延伸服务在内的一体化服务。
目前,普祥健康在北京等人口密集且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战略布局了13家医疗机构网络,其中包括6家自营医疗机构、5家托管医疗机构及2家投资医疗机构。其中11家坐落于北京。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按2024年体系内收入计,普祥健康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2022至2024年间,普祥健康在该地区前五大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收入增速排名第一。2024年,普祥健康的老年患者比例在市场前五大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在多年发展中,普祥健康完成了三轮融资,引入了一些投资者,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20.50亿元(人民币,下同)。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IPO前的股权结构,王伟斌先生,通过全资子公司及信托合计持股60.93%,一致行动人士徐华勇先生持股13.06%,两人合计持股约73.99%,股权集中度较高。
业绩表现较稳健,但藏有一些隐忧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普祥健康的营收分别为2.55亿元、4.22亿元和5.00亿元,年度利润分别为3884.4万元、3922.7万元、4388.2万元;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3884.4万元、3922.7万元、5923.9万元。
普祥健康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1)医养结合业务,包括自营医疗机构运营及医疗机构管理服务。具体而言,收入主要来自自营医疗机构提供的住院及门诊服务,包括药品及医用耗材费、诊疗服务费、检查费、手术费、床位费、医生服务费等;以及向托管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机构管理服务。
(2)供应医疗设备和耗材。收入主要来自向客户(包括托管医疗机构及其他医疗机构)销售医疗设备及耗材。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医养结合业务实现的收入占年度营收的比重分别为96.4%、97.1%、96.2%,对这项单一业务存在很重的依赖。
招股书还披露,普祥健康的收入高度依赖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这三家旗舰医疗机构。2022年至2024年,这三家医疗机构的合计收入占年度营收的比重分别为53.2%、69.4%、73.2%,同样存在集中度较高的隐忧。
普祥健康在招股书中称,公司一直主要依赖这三家医院获取收入,预计未来也将持续如此。如果公司未能成功运营上述医疗机构,公司的营收和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普祥健康的增长战略部分依赖于收购及管理新医疗机构。例如,公司旗下两家自有医疗机构大黄庄医院及普祥中医院分别于2019年及2022年完成收购,收购后对业绩增长有着显著贡献,普祥健康称公司的营收于2022年至2023年增长65.4%,主要系于2022年7月收购普祥中医院。
不过,这种模式也会产生一些失败案例。招股书披露,普祥健康于2021年8月收购唐山维康医院及其全资子公司唐山普祥中医医院。然而,这两家医疗机构在2024年继续亏损,普祥健康经过评估认为该区域市场对公司缺乏重大增长机遇,于2025年6月处置了持有的这两家医疗机构的股权。
固然普祥健康的业务规模相对有限,但其优势在于经营表现稳健。然而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隐忧值得投资者关注,此类风险因素可能抑制其上市后获得更高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