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2 日夜幕下的武汉,岚图用一场“用户之夜”把新车上市做出了演唱会的热度。现场车主与媒体共同见证了岚图 FREE+ 的正式到来。对于市场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款新车的发布,更像是一份价值宣言——25 万级新能源 SUV 的“游戏规则”可能要被重新书写。
后驱乾崑版 21.99 万元、四驱乾崑版 24.99 万元、四驱运动定制版 27.99 万元,三个配置梯度把“中大型 SUV”的价格锚点直接拉到了 22 万区间。岚图没有设置“丐版”去拉低门槛,标配全车座椅通风+加热、前排座椅SPA级按摩、女王副驾、后排12°电动调节129°半躺、前后独立模式三温区空调、22扬声器Voyah Sound剧院级音响系统、7L双侧开门冷暖箱、29英寸AR-HUD、前四球节双叉臂独立悬架等丰富配置,实现了“彩电、冰箱、大沙发”等舒适性配置的大满配,媒体在发布会后直呼“配置表像复制了 40 万级豪华车”。
继岚图梦想家之后,岚图FREE+再次与华为深度合作,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及鸿蒙座舱5,用一句通俗的话说,这就是 25 万级能买到“最完整的华为全家桶”。
ADS 4 在 WEWA 架构上实现了三大升级:决策到制动延时降低 50%,通行效率提升 20%,系统冗余率下降 30%。硬件层面,1 颗 192 线激光雷达 + 3 颗 4D 毫米波雷达 + 25 颗其他传感器的 29 颗感知矩阵,支持城市 NCA、高速 NCA、车位到车位 P2P 2.0、全场景泊车。
鸿蒙座舱 5 的亮点在于“手机-车机无感流转”与“超级桌面”。导航、音乐、通话在手机与中控之间瞬间完成切换;“一句话多意图”语音助手可以连续执行 4 条指令,无需反复唤醒。值得注意的是,岚图并没有把交互界面完全“华为化”。中控 UI 依然保留了岚图家族特色的卡片式布局,保留了品牌辨识度——岚图把“灵魂”开放给华为,把“性格”留给自己。
岚图 FREE+ 用上了全铝底盘、前双叉臂四球节 + 后 H 臂多连杆,配合 100 mm 行程空气悬架与 EDC 可变阻尼,完全可以称之为“百万底盘”。
在封闭场地试驾中,以 70 km/h 通过连续减速带,车内水杯仅轻微晃动;高速弯道侧倾抑制优于同级 30% 以上。空气悬架支持“低趴迎宾”“高速贴地”“越野抬升”一键切换,露营模式下车厢自动找平,搬运行李时后悬下降 5 cm,细节到位。
四驱版综合功率 350 kW,零百 4.9 s,岚擎模式模拟大排量 V8 声浪,配合推背感,现场媒体直呼“像在开性能车”。岚图把“好开”写进了 DNA,而不是一句口号。
岚图FREE+的空间实力同样出众,2960mm的超大轴距+1.9m的净乘坐空间,实现81.5%超大得房率。岚图FREE+标配全车座椅通风+加热、前排座椅SPA级按摩、女王副驾、后排12°电动调节129°半躺、前后独立模式三温区空调,让用户每一次出行都成为享受。
后备箱容积达到590L,在满载5人的情况下,依然轻松容纳6个20寸行李箱和6个双肩包,而且可扩展至1450L,同时全车拥有同级最多的33处储物空间。此外还提供前排拓展坞+无线充、副驾贴心挂钩、车内220V便捷充电插座等贴心配置。让“人均 3 台电子设备”的年轻家庭再无续航焦虑。
岚图把“安全是最大的豪华”演绎的淋漓尽致:2000 MPa 车门防撞梁、10 吨级车顶抗压、75% 高强钢、琥珀电池 2.0 做到“四不”(不进水、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AEB 支持 130 km/h 刹停,CAS 4.0 全维防碰撞系统覆盖 5 维场景。
更苛刻的是细节电吸门 1 万次耐久测试、空气悬架 5 万次循环测试、座椅面料通过 Oeko-Tex Standard 100 认证,婴儿可直接接触。
在岚图 APP 社区里,用户共提交了 3.7 万条改进建议,其中 1366 条被采纳,投入 5 亿元完成 82 项同级领先。比如方向盘加热温度从 40℃ 调到 45℃、后排 USB 口移到更方便的位置、AR-HUD 亮度增加 20%……卢放说:“FREE+ 是用户一起定义的车。”
发布会现场,岚图宣布首销期赠送价值 46000 元权益,包括 5 年 10 次保养、终身三电质保、家充桩及安装、华为智驾订阅终身免费等。粗略估算,叠加首销权益后,21.99 万的后驱乾崑版实际价值已接近 26 万。
过去 12 个月,25 万级新能源 SUV 销量榜被 Model Y、理想 L6、问界 M7 把持。岚图 FREE+ 用“中大型尺寸 + 华为全栈智能 + 机械素质越级”杀入,相当于把“理想的空间、问界的智驾、特斯拉的性能”打包到 22 万。
四年前,岚图 FREE 把空气悬架带到 30 万级;四年后,FREE+ 把华为全家桶 + 百万底盘带到 22 万级。岚图用一场发布会告诉市场:智能电动时代,高端不等于高价,豪华不等于堆料。当用户开始用脚投票,岚图 FREE+ 已经拿到了入场券。接下来,就看它能否把“产品力”真正转化为“销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