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海外业务5年亏损25亿,锦江酒店欲赴港“筹钱”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达摩财经 时间:2025-07-15 00:22:10


出品达摩财经

冲刺“A+H”的锦江酒店又有新动向。

7月13日,锦江酒店 (600754.SH) 发布公告称,将增设中信里昂证券、中金香港证券、申万宏源香港为整体协调人。

锦江酒店是国内酒店行业龙头,公司成立于1993年,成立次年便登陆B股市场,1996年时又在A股上市,是国内最早上市的酒店集团。

今年以来,公司的股价整体下行, 累计跌幅为17.42% 。截至7月14日,锦江酒店的A股股价收于22.18元/股,总市值约为237亿元。

6月29日,锦江酒店递表港交所,意在给旗下海外业务进行“补血”。

2015年,锦江酒店曾收购著名欧洲酒店企业卢浮集团,并以该集团为核心布局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在海外开设酒店1171间,其中831间位于法国。按已经开业的客房间数计算,公司在法国酒店行业中排名第二,市占率为8.2%。

不过,受疫情、欧洲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2020年来锦江酒店的海外业务便开始陷入亏损,5年累计亏损超3亿欧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但与“内卷”严重的国内酒店行业相比,海外酒店业务的客单价更高,毛利率也更高。因此锦江酒店仍决定继续增加资本投资,扩大海外业务。

对于负债率高企的锦江酒店而言,发展海外业务需要更多资金支持,赴港IPO正是为这一目标提供“弹药”。招股书显示,锦江酒店此次赴港上市募资将用于加强海外酒店业务、构建海外整体数字化系统、偿还部分高利率银行贷款等。

盈利能力下滑

锦江酒店 成立至今已逾30年,旗下拥有超30个酒店品牌,包含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7天酒店”、中高端酒店“锦江都城”“丽柏”以及高端酒店“J”“郁锦香”等。

截至2024年底,锦江酒店旗下已开业酒店数量达到1.34万家,客房数129.10万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照已开业的客房间数计算,锦江酒店是国内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酒店集团,国内市场份额达13.0%。

锦江酒店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大的营业规模,与其轻资产的运营方式是分不开的。公司旗下酒店分为自有及租赁酒店以及特许经营及管理酒店,前者是自营业务,后者是加盟业务。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有687间自有及租赁酒店,其余1.27万间酒店均为特许经营及管理酒店。

与加盟业务相比,锦江酒店的自营业务规模较小,但收入更高。2024年,公司自有及租赁酒店实现收入65.43亿元,特许经营及管理酒店收入为61.86亿元。但同期,公司自营业务的毛利仅为22.0%,远低于加盟业务的59.5%。

在锦江酒店看来,开展自营业务需要支付租金、折旧、摊销等成本,这部分成本不会因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若相关业务的收入下滑,会对其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锦江酒店选择收缩自营业务,加大力度发展加盟业务。

2022年至2024年期间,锦江酒店的自有及租赁酒店数量由836家下降至687家,特许经营及管理酒店数量则由1.16万家增长至1.27万家。此外,还有3970家特许经营及管理酒店处于待开业状态,而自有及租赁酒店待开业数量仅为5家。

业务扩张态势明显,但锦江酒店的业绩表现却在下滑。

疫情刚刚结束后的2023年,锦江酒店的业绩曾迎来一波回升。年内公司的营收达到146.49亿元,同比增长33.08%;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782.71亿元。而在2024年,公司的营收同比下降了4.00%至140.6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了9.06%至9.11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净利润水平继续下滑。

业绩下滑背后,国内酒店行业竞争压力正不断提升。据酒店之家数据,截至2024年底,国内酒店总数已超过37万家,其中仅2024年便新增近3万家,创近五年来最快增速。与此同时,全国酒店平均入住率却同比下降了2.5个百分点至58.8%,平均房价也下降了5.8%至200元/天。

募资减负

国内酒店行业持续“内卷”,锦江酒店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与国内酒店业务相比,锦江酒店海外业务的日均房价更高,且在自营业务占比较高的同时,毛利率仍高于国内业务。2024年,公司国内业务、海外业务的日均房价分别为244.3元/天,67.7欧元/天(约合566.9元/天);毛利率分别为36.9%、41.9%。

虽然锦江酒店的海外业务毛利率更高,但在国际环境变化、欧洲经济增长放缓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下,该业务自2020年开始就陷入亏损,此后亏损额逐年增长。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境外业务的合并营业收入分别为4.93亿欧元、5.66亿欧元、5.56亿欧元;归母净亏损分别为2632万欧元、5350万欧元、5689万欧元。

亏损之下,锦江酒店海外业务债务压力也同步提升。截至2023年底,公司海外业务核心公司卢浮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81.88%,银行贷款总额为2.07亿欧元,关联方贷款总额5.34亿欧元。

为了帮助卢浮集团走出债务困局,锦江酒店持续为该公司及其母公司海路投资“输血”。2023年6月及2024年4月,锦江酒店对海路投资增资合计3亿欧元,以改善其资本结构,降低其资产负债率。2023年以来,锦江酒店还累计发布公告十余次,为卢浮集团、海路投资担保。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锦江酒店对海路投资的担保余额为7.25亿欧元,对卢浮集团的担保为1.74亿欧元,担保额度占公司最近一期净资产的比重高达45.45%。

持续“输血”后,卢浮集团的负债水平有所降低,2024年底时资产负债率已降至73.44%。但在锦江酒店押注海外业务的背景下,公司或仍需投入更多资金,以帮助卢浮集团提升造血能力,实现盈亏平衡乃至盈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锦江酒店也在筹措资金。在今年一季度业绩会上,锦江酒店董事、首席财务官艾耕云就曾介绍过今年海外门店的升级规划。艾耕云称,“今年卢浮将加大资产处置力度,继续处置亏损及低绩效酒店资产,资产处置后回笼的资金将用于卢浮优化资产布局,并投入到能够有较高回报的重定位酒店项目”。

此外,锦江酒店此次赴港上市,也是为了给海外业务的升级筹集资金。招股书显示,锦江酒店此次上市募资将用于加强海外酒店业务、构建海外整体数字化系统、偿还部分高利率银行贷款等。

对于锦江酒店而言,通过处理资产、二次上市等方式募资,能够降低公司整体的负债压力。截至2024年底,锦江酒店的资产负债率为65.99%,而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中信酒店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7.27%,锦江酒店的负债压力高于行业平均。

•END•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