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王兴兴:未来3到5年,人形机器人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上游新闻 时间:2025-07-15 23:00:45

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围绕“弘扬企业家精神,坚定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王兴兴:人形机器人应用会越来越快

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表示,公司主要是做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在过去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很多技术指标处于目前全球领先水平。希望通过努力,真正地把机器人推广到各种应用场景中,无论是工业、服务业还是消费领域,推动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进步。

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 图片来源/国新网

“我们公司去年发布了G1这款人形机器人,发布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大家也愿意采购我们的机器人,今年出货量相对去年有明显增长。” 王兴兴说,对整个机器人行业来说,今年上半年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科技发展趋势非常明显。

王兴兴表示,他和公司一直相信,跟通用AI一起的通用机器人必将成为未来科技的主流路线。 最近几年,人形机器人在国内外非常火热,大家投入很多精力去发展。毋庸置疑,目前这个行业处在相对早期阶段,大家可以多给一些耐心。“我个人认为未来3到5年,人形机器人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当下已经有一些应用场景,国内外不少公司包括我们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出货量都有明显增长,服务业、家用、工业场景、危险场景、救援救灾场景都有推进。”

此外,王兴兴认为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和产品发展方向,全世界的共同目标是类似的。比如,中国有很深厚的生产制造和硬件功底,美国有很丰富的AI软件生态,各有优势,值得大家共同推动与合作。

“我们公司过去做了很多软件开源,包括很多客户在我们机器人身上做了很多开发和应用,这部分是我最高兴和自豪的事情,共同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目前机器人和AI都面临很大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来推动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最值得做,大家共同把技术和产品做好,为全世界提供更好的服务。”王兴兴说。

刘百奇:商业航天未来大有可为

“大家也可以理解我们公司是一家往太空‘送快递’的公司。我们面对的市场是低轨卫星、互联网这样的市场。”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百奇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商业航天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百奇。 图片来源/国新网

刘百奇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之后,先是留校在大学里当老师,后来工作调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做技术工作。2018年为响应国家“双创”号召,他决定创业,和团队共同创建了一家造火箭的民营企业——星河动力公司。公司的商业模式就是用自己研制的火箭把客户的卫星送入太空,然后收取发射服务费、运费等。

刘百奇表示,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未来10年可能有几万颗这样的卫星要进入太空,这就给火箭这种特殊的太空运输工具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公司布局了谷神星和智神星一共两个系列、四个型号的运载火箭。如果对比地面的交通工具,相当于既有小汽车也有大巴车,运载能力从几百公斤到几吨、几十吨,未来可以重复使用,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截至目前,完成了19次火箭发射任务,将81颗卫星送入太空,公司也成为国内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民营火箭公司。

2020年11月7日,公司自主研制的第一款产品谷神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飞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第一次用民营企业的火箭把商业卫星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当时,刘百奇坐在测控大厅,看到火箭腾空而起。“当发射中心宣布‘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那一刻,我们激动万分,深知商业航天这条路我们走对了。 ”

刘百奇表示,关于未来,他有两方面想法。一方面,正在研发更大、更强的运载火箭,比如,正研制的一款火箭智神星2号,是一款大型可以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基本型运载能力达到20吨,捆绑构型运载能力达到60吨。通过模块化设计,不同的模块化组合适应低轨、高轨、深空探测等不同的航天发射任务,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可以大幅降低航天发射成本。未来随着可重复使用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个火箭也会向着智能化和航班化方向发展。

第二个方面,公司以火箭技术为基础,拓展其他业务。比如,在拓展在轨服务、在轨试验等领域,他们和一些合作伙伴计划联合开展太空旅游业务,希望有机会参加国家深空探测等重大专项,利用他们的技术拓展更多的商业业务,为中国的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刘长云:医药资源下沉,更好地服务基层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云表示,他来自农村,从小目睹了农村医疗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公司主要定位于为农村提供医疗服务。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云。 图片来源/国新网

“要愿意做好基层医疗服务。这需要有家国情怀,也需要责任担当。”刘长云说,基层医疗,很多地方都是偏远地区,在做服务的时候有几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是路途比较远,配送难度比较大。二是利润薄、成本较高。三是品种想凑齐比较难,有些平时用量较少的药,可能因为市场需求较少,有一些厂家不太愿意生产和销售这类药品。但这些药品对基层来讲非常关键,需要不计销量、不计成本地满足需求。

刘长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他和团队在新疆去给客户送药品,从公司出发送到客户那里花了将近一天时间,有些地方路途比较坎坷,一些偏远山区还要租用马匹,甚至用肩扛背挑的方式把药品送到客户手上。此外,因为基层的订单比较分散,而且每个订单的金额也不大,再加上路途比较遥远,有时候可能需要额外投入冷链、温控等设备,帮客户保存药品。这样算下来成本就非常高了。他们送的药品大部分是基本药物,本身毛利比较低。“从成本角度来讲算不过来账,是有亏损的。”

刘长云表示,公司成立之初就一直往这个方面努力,经过20多年布局,目前在全国有400多个现代化物流中心 ,在偏远地区建立了办事处,基层配送人员达五六千人。现在随着服务需求的提升,公司也在不断利用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去提升配送效率以及服务水平。

“现在我们每年在基层服务的设施以及数字化方面的投入,数以亿计。这么大的投入,从短期来看,回报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是我们还是愿意坚持做这个事情。” 刘长云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基层医疗市场会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满足基层老百姓的医疗服务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未来公司会长期坚持下去,把这个事情做好。

王臻:引领行业向更健康、友好方向转型

“我有一个‘纯羊绒系’的童年。”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臻称自己与鄂尔多斯企业是同龄的,从小在羊绒衫厂的厂区里长大。后来她接手了集团的羊绒业务和其他业务,开始推动鄂尔多斯系列品牌的重塑、焕新以及时尚化升级,推动公司重大的战略变革、组织变革以及技术攻关,现在她正在全力推动集团羊绒服装和电力冶金两个板块的系统化提升。

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臻。 图片来源/国新网

王臻表示,目前企业处于深度转型期,挑战是多方面的。 从大的方向来说,发展的核心其实还是要通过创新和系统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我们设立4个顶尖实验室,负责草原气候和土壤研究、种山羊的种群保护、动物福利和科学养殖研究、纤维跟踪以及检测,真正做到了产学研联动。同时我们把社区牧民深度连接起来,实现让牧民增收,让草原和羊种得到保护,同时得到更高品质的羊绒。”

王臻说,在染色环节,他们成功地、规模化地运用了微生物染色技术去染色羊绒以及纺织品。微生物染色技术在国际上也属于很前沿的,它可以把羊绒的天然品质和优秀性质完美保存下来,增加产品的生态附加值,引领行业向更健康、友好方向转型。

张波:传统制造业积极向新兴领域延伸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表示,魏桥创业集团起源于山东的一家小型油棉加工厂,经过几十年发展,集团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10万名员工的综合性跨国企业,自2012年以来连续入选世界500强。主要业务聚焦于纺织和铝业两大传统制造业板块,是传统制造业。现在企业也在积极向新能源、新材料、汽车轻量化等新兴领域延伸。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 图片来源/国新网

张波表示,传统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怎样推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他总结了三条实实在在的路径:一是绿色低碳发展,这是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号召。公司转移一部分产能到云南,利用水电生产。同时在山东部署了大量的光伏太阳能发电,提高山东当地产能的绿电占比。二是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公司铝板块在全球率先把AI技术引入电解铝生产工艺,用“智慧大脑”替代人工经验判断,使得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大幅度提升,能耗也大幅度降低。 三是创新驱动。公司跟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成立国家级的技术中心。

“对传统制造业来讲,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突破一些发展瓶颈,需要厚积薄发,这很不容易。但是,我认为,国家给民营企业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舞台,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勇于创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我相信我们民营企业一定能高质量发展。”张波说。

记者 崔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