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美论坛:一旦中国禁止美国加入中国空间站,美国是否有权将其击落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卸岭力史 时间:2025-07-16 10:01:25

十多年前,中国被禁止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如今,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已建成并向全球开放,而国际空间站却面临退役。此时,有人竟然宣称要将“天宫”打下来,而炒作这件事的,竟然是美国一个知名论坛。

那么,美国论坛为何会有这样的论调?美国又是否有权利对中国空间站出手?

被逼着冲出地球

冷战时期,地球已经承载不了美苏争霸的主战场,苏联将第一个人类送入太空,美国就将第一个人类送上月球。可以说那时的太空是两个超级大国的专属舞台,而在苏联倒下后,美国成了唯一的“台柱子”,领着一群伙伴建起了国际空间站(ISS)。

那座庞然大物,是美国太空实力的丰碑,也是一个壁垒森严的“俱乐部”,核心技术、游戏规则,都由华盛顿说了算。哪怕是后来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志的俄罗斯,也无法再探索太空方面与美国一较高下。

当然,我们也曾想过加入这个“派对”,毕竟太空不是谁的专属,于是怀揣着对星辰大海的向往,我们礼貌地敲了敲门,得到的回应却是一声冰冷的“不行”。理由冠冕堂皇:怕你偷技术,威胁我安全。

2011年,一纸“沃尔夫条款”更是把门彻底焊死,像一道法律铁闸,砰地一声在我们面前落下,断绝了中美官方航天合作的一切可能。潜台词再明白不过:你们的太空梦,最好永远只是个梦。

“闭门造车”也能一骑绝尘

中华民族的字典里,似乎没有“认命”二字,不让进门?那我们就在自家院里起高楼,而且要盖得更漂亮。就像当年造原子弹、氢弹,苏联专家全都撤走,没有图纸没有资料,但我们硬是凭借着一种决心,完成了让世界都震惊的创造。

同样的,太空探索这条路,走得异常艰辛,却也异常坚定。从“神舟”一次次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嫦娥”在月球背面留下人类第一道印记,我们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铺就了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通天路。

十年磨一剑,当年的试验品“天宫一号”,早已迭代成了如今功能完备的“天宫”空间站。2022年底,随着“问天”、“梦天”两大实验舱稳稳入列,一座崭新的太空之家在轨道上舒展开来。

有趣的是,就在我们的“新家”落成乔迁时,那座曾经辉煌的太空“老大哥”,却像一辆漏风漏气的古董车,老态龙钟,修修补补,据说2030年就要报废了。这一新一旧,一上一下,鲜明的对比,让当年那个把我们关在门外的“设障者”,心里是什么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永远有人见不得他人好

“天宫”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想搞“小圈子”。我们和美国不同,他们不愿意开放自己的空间站,只允许很小一部分盟友可以自由出入。但我们的大门敞开,欢迎的是客,是伙伴,是所有真心想为人类探索宇宙出份力的人。

这份开放的请柬,得到了全世界的热烈回应。俄罗斯、德国、法国、巴基斯坦……许多国家的科研项目排着队,准备入驻“天宫”。联合国和欧洲航天局也投来了赞成票,很明显,有些窄路我们不会走,也不愿走。

我们在太空摆下的这场盛大“迎宾宴”,与当年那个“闲人免进”的小圈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无疑让某些人更加“堵心”了,那个曾经被他们瞧不上、挡在门外的学生,不仅自己学成毕业,还开宗立派,广邀天下英才,大有青出于蓝之势。

失落感和危机感交织之下,一些极端、甚至疯狂的念头,便从阴暗的角落里冒了出来。而且这些论调就如这个国家的“强势”一般:不听话,就等着被摧毁!

“击落天宫”,是技术上的自杀,也是文明的倒退

“不让我上你的空间站,我就有权把它打下来”,这逻辑成立吗?答案是:这是蠢到极致的胡言乱语。

首先,太空不是谁家的后院,它是受《外层空间条约》保护的全人类共同财富,中美都是缔约国,条约的核心就是和平利用。攻击一个和平科研设施,等于公然向全世界宣战,这是在撕毁国际法,践踏人类秩序。

其次,就算技术上做得到,这么做的后果谁能承受?击碎一个庞大的空间站,等于在地球轨道上引爆了一颗“碎片炸弹”。数以百万计的碎片,会变成无数颗高速飞行的“金属子弹”,无差别地攻击轨道上的一切。

那将是一场全球性的太空灾难,所有国家的卫星、空间站,包括攻击者自己耗费巨资建立的太空资产,都将被这片死亡弹幕所笼罩。近地轨道将变成一片“禁区”,人类几十上百年的太空探索之路,可能就此中断。

更何况,在和平时期,对另一个大国的和平资产发动军事打击,会瞬间点燃全球的怒火。这不仅是将中美关系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更是让自己在道义上彻底破产,沦为全世界的孤家寡人。

这不叫损人利己,这叫同归于尽。而且,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那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谁想动手,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付不付得起这个代价。

结语

“沃尔夫条款”那双意图锁住我们脚步的“铁鞋”,最终却被我们穿出了自己的路。“天宫”的建成和开放,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随着国际空间站的谢幕进入倒计时,“天宫”很可能在未来成为太空中唯一的人类前哨,这是美国必须面对和适应的新现实。

那些所谓的“安全担忧”,说到底,不过是想用技术封锁的老办法,来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太空霸权。嘴上说着合作,手上却递过来一张苛刻到近乎羞辱的条件清单,这不像合作,更像是一种施舍。

太空辽阔无垠,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也容得下全人类的梦想。与其挖空心思“使绊子”,甚至动“掀桌子”的歪脑筋,不如学会平视对手,调整心态。那种“你不带我玩,我就毁了你”的小家子气,暴露的不是力量,而是虚弱。

时代变了,老的游戏规则也将不再适用,是学着适应新游戏,还是抱着旧地图迷路,这不仅是选择,更是宿命。

信息

京报网2022-12-12《如果美国也想加入中国空间站,咱同意吗?》

新京报2021-06-17《空间站竞争:10年前,美国就对中国下了“太空封杀令”》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