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幕后|在互联网公益里,产品经理可以做些什么?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时间:2025-07-17 15:57:56

在 app 的圈子里,诗歌、古文一直是一个小众、对普通用户而言也非常有距离感的赛道。在这个开发者以兴趣驱动、用户凭感觉走马观花的领域,古色古香的交互,装裱的往往是你我烂熟的床前明月。「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国情怀只道平常,「朱门沉沉按歌舞」的悲愤便也成了留白。

少数派经常和开发者打交道,在早年与这类 app 开发者的沟通中我们得知,对开发者而言这类应用的内容选择有限,一般开发者很难跳出「唐诗宋词」之外找到靠谱、优质的古籍来源;而对用户来说,方寸的屏幕似乎也很难还原学生时代课堂情境的沉浸与投入——这是语文教师而不是独立开发者擅长的事。

古书难找、古字难识、古文难读,是古文类 app 的开发者和读者都需要面对的三重壁垒。但就是这么一条少有人做、且很难做得出彩的 app 品类,一家大厂的企业社会责任部带着产品思维入局,用公益的方式让古籍阅读这条小众赛道,泛起了一丝不一样的光亮。

▍让古籍走出「故纸堆」

2025 年 4 月,字节跳动旗下的「识典古籍」app 正式上线,2 万余部古籍免费对公众开放。和古籍专业毫不沾边、但科技圈的读者应该眼熟的博主 @朱萧木 当时在微博上的评价是:

产品确实牛逼,我昨天都竟然无痛看了一会《资治通鉴》。

少数派早年评测 app 时常说,再小众的需求都应该被满足。古书难找、古字难识、古文难读,那就尝试推出一款产品,让古籍好找、古字好认、古书好读。这种质朴、高效的产品思维,是「识典古籍」这款 app 的出发点,也是字节跳动做公益的模式特点。

从内容到平台、从技术到用户体验,「识典古籍」每一步都是以「用户体验」为逻辑起点和导向的。在当前的「识典古籍」版本中,爱好者可以建立自己的书单、可以一键打开白话文模式,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内容上做笔记、划线标注;可视化也是一个降低古籍阅读门槛的一个方向,比如让读者看到《史记》古文背后的刀光剑影、觥筹交错,AI 还能自动梳理出人物关系图以及时空地图……

识典古籍的字典检索

三年前,字节跳动公益和北京大学共同创建了「识典古籍」平台,希望借助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产品思维,为古籍阅读和现代场景这对矛盾的组合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解法;三年后,这个平台已经有涵盖经史子集、佛道经典等两万余部古籍作为支撑,app 的用户有剑桥大学图书馆中文部主任这样的学者,也有在社交平台如小红书上自发「种草」推荐的古文爱好者。知名的古籍研究者艾俊川,曾对识典古籍平台指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平台默认将「耜」转换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