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IDC新天域互联了解,OpenAI周三宣布将谷歌云纳入其云服务供应商体系,与微软、CoreWeave、Oracle共同支撑ChatGPT及相关接口运行。这一调整标志着其云战略从依赖单一供应商转向多元化布局,核心驱动力是AI大模型爆发式增长的算力需求。
Reuters
此前,微软Azure曾是OpenAI唯一的云基础设施提供商,但双方关系已从紧密合作转向竞争并存。微软去年将OpenAI列为云领域竞争对手,两者在开发者AI工具和企业订阅服务市场直接对垒。今年1月,双方调整合作模式:微软不再拥有独家供应权,仅保留OpenAI编程接口独家权及算力优先供应权,为OpenAI引入新伙伴扫清障碍。
算力缺口是推动这一转变的关键。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今年4月曾公开呼吁急需大规模GPU资源,而训练ChatGPT等模型对计算资源的海量消耗,让单一供应商难以满足需求。为此,OpenAI早有布局:今年3月与CoreWeave达成五年近120亿美元合作;联合SoftBank、Oracle启动5000亿美元的Stargate基础设施项目;此次与谷歌云的合作则是经数月谈判后,于5月敲定,进一步完善算力供应网络。
对谷歌而言,这是云业务的重要突破。尽管谷歌云规模落后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但此次合作与其此前服务Anthropic(前OpenAI高管创立)的布局形成呼应,强化了其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地位。谷歌为OpenAI提供的基础设施将部署于美国、日本、荷兰、挪威和英国,直接服务于全球用户需求。
行业层面,这一动态折射出AI领域的深层变化:算力已成核心战略资源,多云架构成为主流。AI企业因硬件供应和地理覆盖限制,难以依赖单一供应商;而云服务商则通过争夺头部AI客户,加速在该领域的布局。随着生成式AI竞争白热化,这种算力资源的多元整合或将成为行业常态,推动云服务与AI技术更深度的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