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王兴挂不了免战牌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钛媒体APP 时间:2025-07-19 10:19:09

文 | 壹度Pro

美团出来喊话了,不过不是王兴,而是他的小弟王莆中。

这是王莆中的第一次公开访谈,也是过去八年美团核心层的首次公开访谈。在刘强东与媒体访谈后,这次访谈有点舆论攻防的味道。


掌管着美团核心本地商业集团的王莆中,曾隔空喊话刘强东。这次在晚点的采访中,直言不讳的回应了关于京东、饿了么等友商的问题。

在壹度Pro看来,王莆中的意思有三点,一是你们几家别来抢外卖市场蛋糕了,这块蛋糕不好抢,赚的是辛苦钱。二是,眼下你们订单的增长都是泡沫,不代表未来能赢,别被数据骗了。三是,虽然你们钱多,但你们要战,美团奉陪到底,且能以更低的成本迎战。

不论最终战况如何,王兴应该早能料到今天的局面。因为美团从来都不是面对某个敌人,而是一众对手。

这是美团的业务结构造成的局面,基于王兴的三横四纵理论,美团的业务包罗万象,多元化布局。好处是业务协同,加深企业护城河,还能高低频流量与利润互补。缺点就是注意力分散,四面树敌。

外卖领域有饿了么、京东;即时零售领域有阿里、京东等一众电商平台;酒店商旅平台有携程、抖音;共享单车有哈啰。每一个都不是善茬,每一个领域都需要时刻谨慎。

京东已经尝到了甜头,现在,一边拓展供应链,一边静待美团和阿里的战况,寻找机会。拼多多和抖音也在伺机而动,还有携程这样的玩家。不排除这几家轮番上阵,用车轮战的方式消耗美团。

如果出现这种局面,美团过去积累的优势可能会被瓦解。

现在这几家巨头,就像短视频平台上的带货主播,制造争端,吸引流量,盘活各自的生意,顺便抢下即时零售的山头。

这是一场谁输谁出局的战争,每家巨头都敢下注。

01

其中,最敢下注的是马云。

从现在来看,刘强东高调入局外卖这步棋走得太高明了——进有增量,退有流量。刘强东说得很清楚:“做外卖亏的钱,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划算”。

马云肯定也明白,与其每年花成百上千万去引流,不如砸钱补贴用户。

阿里上来就是大阵仗:调整组织架构,重用蒋凡,统一战线,重新把外卖当成主营业务,还并进了淘宝app里。吴泳铭的内部信如此概括这一系列变化:“集中目标,统一作战。”

虽然饿了么过去都在亏钱,好在有现成的外卖配送网络,好在它和美团是唯二有这个实力的平台,更好在阿里有钱,2024年破千亿的净利润,这是撒钱补贴的底气。

阿里参战的时机也不算晚,恰好是京东和美团把外卖大战的热度推成全民舆论焦点的时候,砸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能听到响儿。

淘宝把外卖业务拿过来的原因也很简单,外卖是高频次消费,能直接拉动电商业务。京东已经证明这个思路有效。

为此,淘宝闪购在7月初宣布,在未来12个月内提供总规模500亿元的补贴。这把刘强东点的那把火烧得更旺了。

马云足够重视美团,达到了秀肌肉的目的,更表露了想赢的决心。

阿里不怕烧钱补贴,美团和京东每年的利润都是四五百亿人民币,而淘宝每年的经营利润超过1500亿人民币,另外阿里云已经成了另一个现金流。阿里有充足的资本去抢时间,来串联内部各个版块,搭建仓储、供应链体系,还能消耗对手的现金流。

从战略层面上讲,阿里不落下风,甚至是有优势的。面对阿里这样的对手,王兴必须得更加谨慎。

02

当下,美团的配送网络在全行业中肯定是最靠谱的,配送时效也是最稳定的。但是这些都是长期基本面的优势。

在补贴面前,这些优势短期内可能占不到上风。短期内,消费者还是选择补贴力度最大的那家。王兴肯定不想看到阿里像京东一样讨到便宜,否则几家巨头都会一哄而上瓜分外卖市场。

在刘强东宣布进军外卖后,近几年一向行事低调的王兴,在财报电话会上明确撂下“狠话”:美团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赢得这场竞争。

王兴还说,“我感觉目前发生的情况很有趣——这里出100亿,那里出100亿,仿佛每个互联网参与者都愿意在这场比赛中投入巨额资金。这说明最终的赢家将获得巨大的市场价值,而美团决心成为这一市场赢家。”

对美团来说,外卖是必须守卫的主业,要不惜一切代价去赢,只能跟着砸钱下注。美团为了保住自己外卖的主业,已经逐渐舍弃社区团购。

目前美团闪电仓数量达到3万个,支撑小象的前置仓,也从原来的400平小仓升级为超800平大仓。美团大刀砍掉优选后,重点押注小象,做大闪购品类,这也反映出美团的重心正从社区团购转向全面构建“万物到家”的即时零售基础设施。

美团拥有强大的履约能力及数字技术不断加持的运营效率,有赢下的优势;京东多年来构建的以“一体化供应链”为核心的品质履约能力,其在品质外卖及高履约品类市场优势突出;而阿里的履约能力虽然是短板,但其拥有的强大资金实力和商业生态也不容小觑。

当线下与线上的边界高度模糊,电商、零售与本地生活也将串联成一个整体市场,这是一场没有边界的战争。

美团提出“30分钟送万物”,想想3C产品、家电、服装等都不要等,都在30分钟内送到用户家里。马云就说,消费者在半个小时之内买到东西,不会花三天或者七天去等。因此,美团不仅会抢京东、阿里、抖音等电商们的生意,也会抢夺线下购物中心的生意。

这是一场谁都可以赢的战争,稍微不留神可能就被对手超越。

那美团能赢吗?

03

配送是美团的核心能力,也是最适合引入机器人技术的场景之一。目前,美团投资了不少于七家机器人公司。通过布局,美团将其服务机器人应用扩展至酒店、楼宇、医疗等领域。

在这场智能机器人的创投浪潮里,王兴可以说是智能机器人投资第一人。

在投资之外,美团也早在2022年11月便成立了深圳市美团机器人研究院,致力于无人机、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由美团副总裁、无人机业务负责人毛一年任美团机器人研究院理事长兼院长。


王兴认为,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化的硬件很重要,在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各种先进技术的驱动下,生活服务领域还有巨大的潜力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他还认为,无人机、机器人这样的基础设施,在AI时代能发挥更大的价值。所以美团格外重视AI。

AI 2.0浪潮刚起时,王兴就以个人身份入股了王慧文创立的光年之外;王慧文病休后,美团将光年之外整体收购,团队部分成员并进集团内部。

随后,美团战投与龙珠资本又投资了智谱AI、月之暗面、影眸科技等国内头部AI公司,覆盖从基础大模型到3D生成的关键技术链条。

在内部,美团推动AI at work(用AI提升内部员工效率与运营能力)、AI in products(打造全新的AI原生产品,将用AI改造现有2B和2C端的产品和服务)、Building LLM(持续加大投资,构建内部大语言模型),全面推行用AI驱动工作内容。

王兴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是一家连接线下业务和线上世界的科技公司。在AI时代,我们将继续扮演这样的连接者角色,实现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的连接,这是我们的强项所在。”

阿里曾在股东信里提到的八个字,与王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户至上,AI驱动”。“用户至上”指的就是电商业务,“AI驱动”就是“AI+云”,加大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AI基础模型和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

在王兴、马云眼里,AI既是现有业务增长的核心动力,也是未来的变革力量。不同的是,阿里已经通过AI赚到了钱,而美团还在当投资在花钱。

在供应链和基础设施端,美团无疑是占优的,提前布局机器人和无人机等也使得王兴更有底气。不过现在很难看清双方的绝对优势,这也意味着这场即时零售大战还将持续。

04

“晚点”在采访王莆中时有个问题很直接,“这场外卖大战会如何结束?”

王莆中说,“一种是以一方被吞并或被彻底击败而告终;另一种双方僵持然后议和,例如之前滴滴和快的打,Pony(马化腾)和马云互相喊话,但我们可能回不到那个阶段了;第三种是来自更高维度的力量,你们几个别打了,差不多得了。”

高盛则推演出三种结局:或美团守擂成功,阿里、京东拿下其他份额;或阿里、美团双寡头;或最终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无论最终格局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外卖、即时零售以及整个本地生活领域,竞争将长期存在。


就在王莆中的采访出来,京东外卖也喊话,“好生意,不靠烧出来,更不靠刷出来。可持续才是真增长。”京东还表示,京东外卖对用户的百亿补贴仍在继续。上周六,阿里和美团各自创新高后,马云要求淘宝闪购“稳定在8000万单”。

在京东、阿里继续补贴用户的时候,7月17日晚,美团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发文,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美团骑手养老保险补贴推广至全国,向京东给外卖员上五险一金的道德高地进军。

王莆中说,最差的结果是,“真正的赢家或许是不在场的第三方,如抖音或拼多多。”

据说拼多多也下场加码即时零售了,在上海等一线城市秘密实验自建商品仓库,最快将于今年8月正式上线即时配送服务。抖音也对其外卖业务“随心团”的上海准入要求做出调整,商家需以定向邀请的方式入驻,且必须为“品质商户”。另外,2025年“随心团”餐饮外卖核销部分,平台将给予商家全年100%返佣。

看来,即时零售这场大战,美团躲也躲不了,王兴挂不了免战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