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小米NAS,能搅动绿联华为极空间统治的轻NAS市场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钛媒体APP 时间:2025-07-19 12:19:30

文 | 新识研究所

小米NAS要来了,据小米生态链总经理陈波在直播中透露,小米NAS将会在10月初量产测试,并在元旦前发布。7月8日,数码博主智慧皮卡丘爆料称,小米NAS预计会和小米16 Ultra同台发布。


但最近,包括小米路由器在内的小米产品出现争议,在给小米的软硬件整合能力带来质疑声的同时,也给小米NAS带来压力。

此前,小米路由器便带有NAS性质,但因其软硬件整合能力而备受诟病。此次即将发布的小米NAS又会有何不同?小米在NAS上又需要强化哪些能力了?

1小米NAS,面向消费级和轻企业市场

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与预测,2023年中国家用NAS市场规模为7.12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96.19亿元。不仅是家用NAS,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NAS的需求量将实现显著增长。

早在2024年10月,小米生态链总经理陈波便透露了小米NAS的目标是打造最适合米家用户的家庭存储产品。

目前主流的NAS方案有两类,第一类为成品设备,企业提供完整的存储解决方案,用户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接通电源、联网、安装硬盘,并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安装应用即可使用,学习成本较低,稳定性更好,但价格偏高。

第二类则适合动手能力强的用户,购买相关硬件组成NAS,再基于Windows、Linux等系统的共享功能或安装对应系统,即可完成硬盘内容的共享。这一类方案并不适合新手用户接触,体验上也会有一定的欠缺。

而据小米生态链总经理陈波表示,“小米NAS首款产品整体规划不会过于极客,主要是给消费者普及一下NAS的产品品类”,似乎已经给小米NAS的首款产品做好了定位。”小米NAS无疑是第一种方案,定位消费级与轻企业级市场。

而在今年2月,小米发布的NAS调研中,便将小米NAS的可能配置暴露出来。


从小米的问卷调查来看,小米NAS产品可能对标华为家庭存储。在调查问卷的图片中,小米NAS直接是华为NAS的镜像翻版,尽管最终成品肯定有所差异,但小米应该如同华为,将NAS当作未来智能家居中枢。而在2024年12月16日,小米即在GiHub发布了官方的Home Assistant米家集成项目,开源了其智能家居平台,将米家生态的控制权让渡给了用户。

NAS的使用场景十分明确,本质上还是面向设备本地存储空间不充裕、需要将视频、图片、文档等内容存放到一个私人的“外部空间”,同时还要兼顾实时读取和存放的用户。

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设备组成相对复杂,光靠传统NAS的应用还无法让存储数据实现跨设备的流转和同步。但无论是华为还是小米,都可以利用其在云计算、通信、智能生态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融入到用户的多设备生态中。扩容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不需要额外App,即可实现多端、跨端读取。

因而小米无需效仿群晖、绿联、极空间等品牌,将产品打造成面向极客的高端玩具,满足小米手机、平板电脑、电视、PC等用户的需求,完善互联生态方,并压缩成本降低价格,即可赢得米粉的认可。

不仅是小米生态,2024年10 月 29 日,在小米 15 系列暨小米澎湃 OS 2 新品发布会上,小米副总裁金凡宣布,小米 HyperConnect 全面支持苹果生态。从小米的另一重磅汽车产品不断优化对苹果的支持来看,小米在多端、跨端读取上已然积累了相应的技术经验。


小米生态链总经理陈波曾透露小米NAS的三大功能要点分别是:一、拉通手机、PC、电视、平板电脑等设备,实现手机扩容、AI相册;二、打造家庭影视中心,能够生成私人影院海报墙,用户可随心点播NAS内的电影;三、为有基础的存储需求的用户提供丰富的网盘管理和资源下载能力。

凭借跨端协同的互联能力,小米NAS至少会为“小米全家桶”用户最理想的大容量存储方案,提高用户对小米产品的粘性。

相较于华为彻底将NAS定位为智能家居中枢,小米则提供了M2双盘位的选择。另一方面,在售价上,华为售价2399元起。而从调查问卷推测,小米NAS价格或在999元-1999元之间。相较于现有至少两三千元起步的市场,小米或从价格上给NAS市场扔下一颗重磅炸弹,抓住“轻NAS”用户消费心理。


同时,不支持Docker等问题也使得小米NAS备受争议。作为小米的对标,同样是从手机行业跨界进入NAS领域的华为,其产品也不支持Docker,主打华为生态互联和云存储。但小米的该问卷很快被下架,小米或许会考虑消费者情绪,在产品中支持Docker,也未可知。

2无感体验与AI,或是小米NAS的突围之路

绿联常被认定是“NAS领域的小米”,通过极致易用性+价格破坏切入被传统厂商忽视的增量市场,即小白用户。尽管只是入门级NAS,但绿联发布的618数据显示,绿联NAS私有云夺得京东、抖音和天猫三平台品类销售额和销量双冠王,包揽京东单品销售额前10名中的6席,霸榜天猫单品销售额前二。

绿联的成功,不在于技术领先,而在于对“90%用户只需要10%的NAS功能” 真相的精准把控,将复杂功能封装成“无感体验”。

一般而言,极客用户将NAS视为功能丰富的玩具,要用它做许多事情,而普通用户只想要一个可以无感备份手机文件且价格实惠的云存储设备,用于存放日常拍摄的照片、工作时接收的文件。

小米大概会以性价比精准把控这一庞大的增量市场,利用其生态弥补其相对于群晖等传统NAS龙头间的技术差距,将NAS门槛拉低至普通用户可用的水平。但面对早已布局NAS的绿联,小米需要证明其“无感”体验能覆盖足够广泛的核心场景,并考虑未来产品线是否分层以满足不同需求。

另一方面,NAS的竞争维度,已从基础的存储、同步和互联,跃升至AI驱动下的智能化、自动化与个性化服务。

据财报网消息,1月8日,绿联在2025年CES上推出全球首款内置大型语言模型的AI NAS,其产品iDX6011配备了新一代Intel酷睿Ultra5处理器125H,拥有14核18线程的强大配置,能够达到4.50GHz的最大超频频率。

在技术上,绿联拥抱Intel,加大在AI上的角逐。而早在2023年,绿联便成为内地首家与Intel签署合作项目备忘录的NAS私有云存储品牌,英特尔为绿联AI NAS提供强大的AI算力支持。

同时,绿联上线AI Plugins 应用,针对 AI 在绿联 NAS 上的运行方式和体验进行全面优化与升级。相较于传统NAS,AI Plugins引入了IPEX-LLM技术,让Intel的GPU加入了计算行列,实现更高效的图片/文档识别管理、智能搜索、内容生成辅助等。


而互联与AI功能,也是当前NAS厂商竞争的关键点。绿联更多面向轻NAS用户,而在 SOHO(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和 SMB(中小型企业)NAS 市场中,QNAP (威联通科技)和Synology(群晖)共同构成 “双头垄断”格局。

QNAP (威联通科技)则是目前在NAS原生深度集成中文LLM方面最激进的厂商。QNAP 产品经理郑钦宗曾表示:“AI 发展的关键已从模型算法,转向对企业基础架构的全面考验。企业在导入 LLM、生成式 AI 或虚拟化应用时,真正需要的是一套能妥善管理大量数据、强化资安,并提供稳定性能的边缘运算平台。”

而据蓝点网此前消息,2月18日,Synology(群晖)发布 Office Suite API,通过 API 接口打通群晖私有云办公套件与第三方系统的连接通道。其“API采用AI驱动的工具,使企业能够自动化工作流程,优化操作并提高生产力。”

虽然企业级存储的技术壁垒与服务体系仍是护城河,Synology/QNAP通过高端化+订阅化+垂直场景深耕构筑防御阵线。但无论是Synology/QNAP,还是其它厂商,都在致力于将AI能力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

而能否快速响应并推出有竞争力的AI功能,避免在智能化浪潮中掉队,则是小米能否持续吸引用户的关键。小米需要利用AI让数据在生态内智能流动,如基于用户习惯的自动归档、与米家其它设备数据的深度联动分析,在“易用性”与“AI智能化”间找到精妙的平衡点,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独特用户价值。

3

小米NAS可能以亲民价格和生态互联优势强势入局,目标直指庞大的“轻NAS”消费群体,并且有望拉低市场价格门槛。但是小米需要在直面绿联等同行的价格与AI创新竞争的同时,需要克服消费者对其自身软硬件整合的质疑。而另一方面,Synology、QNAP等巨头在技术深度和AI应用上的领先地位依然稳固,不是小米能撼动的。

而能否凭借“无感体验”和性价比策略在普及之路上突围,并快速补强AI等关键能力,将是小米搅动NAS市场、赢得未来的关键。当然,小米NAS最终如何,还是要等它上市才能知道。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