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人工智能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之年,是应用规模落地并产生实效的重要节点。”7月19日,在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表示,中国联通持续推动网络向新,构筑更加坚实的基础底座。
一方面,中国联通推进移动网络从5G到5G-A、宽带网络从千兆到万兆的向新升级,以更广的连接、更快的速率、更宽的上行、更低的时延、更准的感知,联接AI深入更多场景,催生更多应用。
另一方面,中国联通建设运营了上海临港、呼和浩特、宁夏中卫和青海三江源等万卡智算中心,实现先进算力和绿色电力的融合发展;通过建强算力智联网(AINet),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协同创新,实现算力枢纽节点高速、安全、无损互联互通;联通云也已实现毫秒级智能调度和一体化智能运营。
与此同时,中国联通攻关数智技术,升级可信数据空间,实现数据要素有序流通,形成多源融合的高质量数据集;增强自研模型能力,汇聚业界优秀实践,迭代多模共生的元景模型家族。
陈忠岳介绍,中国联通突破运营技术,在工业领域,升级格物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工业协议软网关、工业设备物模型和工业现场机器人;在医疗领域,构建联通智慧医疗平台,实现数据采集、标注、开发、流通的智能化运营。
此外,中国联通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打造协同设计、柔性制造、智能运维等新应用,助力汽车、钢铁、电子、装备等行业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在提升产品服务品质,丰富数智生活场景方面,50%的联通用户选用“双千兆”服务,联通超清、联通看家、云智手机和“智家通通”机器人等产品服务2.7亿用户。
陈忠岳表示,下一步,中国联通愿和合作伙伴更紧密地“融在一起”,服务实体,突出实效,推进不同技术领域、生产要素、行业门类、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共创AI基建、AI科技、AI产业的融合新生态。
在AI基建方面,中国联通将推进智算中心增量扩容,探索布局十万卡集群,持续扩大绿电使用规模,进一步提升算效、能效、碳效,打造更多通智协同、训推一体、绿色低碳的标杆节点。预计到年底,智算规模将达到45EFLOPS。
同时,推进算力智联网提速提质,加快向800G、1.2T超大带宽演进,推动跨主体、跨架构、跨地域算力互联互通。强化AI赋能网络运营,着力实现自配置、自优化、自修复,全面提升建网管网能力和上网用网体验。
针对共创AI科技,陈忠岳特别提到,数据质量决定模型效果,要着力提升数据技术水平。中国联通将全面开放标准成熟、技术先进、性能优越的联通大数据平台,协同合作伙伴,攻关数据计算、数据流通、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进一步壮大可信数据空间生态,形成更大规模的高质量数据集,提升模型训练和推理效率,加速数据优势向智能优势转化。
同时,提升模型能力水平。中国联通将携手AI科技企业,联合行业头部客户,攻关更高效的模型架构和可成长的学习机制,扩展大模型在记忆、推理、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边界,深耕垂直领域,聚焦场景创新,打造普惠、简单、个性、安全的模型能力。
智能体是AI实现商业价值转化的关键,陈忠岳表示,中国联通还将提升智能应用水平,通过“元景万悟”智能体开发平台,提供模型管理、知识库构建、工作流编排等工具,支持合作伙伴实现零代码、低门槛、高效率的应用开发,打造更多客户体验满意、商业模式成熟的智能体。
记者注意到,在共创AI产业数实融合新生态,中国联通正推动人工智能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入重点行业、千家万户。陈忠岳称,中国联通致力于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优势,成为更懂行业的数字化服务商。
在工业领域,进一步强化产业协作,推动5G-A拓展更多场景,汇聚工业数据集,研发工业大模型,构建工业智能体,实现工业设备全功能数字孪生,加快工业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医疗领域,发挥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中试基地作用,联合行业部门、医疗机构和科技企业,升级“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能力体系,打造医疗服务、药物研发、医院管理、公共卫生等场景智能体,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数智科技与医疗健康产业加速融合。
在消费领域,推出云智创新开放平台,建立云智开发者社区,为广大合作伙伴提供算网资源、操作系统、模型工具以及计费、出账、支付等一站式服务。
陈忠岳表示,为进一步拓展合作生态,中国联通将发挥产业资本赋能作用,依托中国联通产业基金集群,重点布局智算、数据、安全和智能应用、具身智能等领域,着力建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的AI技术和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