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曝光:约一半成员为华人,四成来自OpenAI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DeepTech深科技 时间:2025-07-20 16:18:14

最近两个月,AI 领域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

其中最疯狂的莫过于 meta,砸下百万美元签字费+上亿美元总薪酬,以闪电战的方式从 OpenAI、Anthropic、谷歌、苹果等竞争对手处挖走了数十名顶尖 AI 人才。

随后,meta CEO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7 月 1 日正式宣布成立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阵容之豪华可谓是 AI 领域的“银河战舰”。

就在今天,一张汇聚 meta AI 人才 + 超级智能团队成员信息的图表在 X 上流传开来。


图 | meta AI 人才信息表格(X/@deedydas)

必须强调的是,这份表格并非来自 meta 官方,信息也并非 100% 准确,比如从苹果挖来的庞若鸣(Ruoming Pang)并不在表格中。

表格显示,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的成员中,有一半是华人,但其中仅有 1 人的博士是在中国拿到的,其余都是在美国和澳大利亚(1 人)。

所有成员中,中国和美国成员占比七成,75% 拥有博士学位,70% 的 Title 是研究员(Research Scientist),还有 4 名软件工程师。

在任职时长及行业资历方面,该团队既有仅在 meta 任职数日的新鲜血液,也有在该公司的元老级人物。同时,成员的职龄(Years of Experience, YoE)跨度也从应届博士毕业生的 0 年至累计工作超过三十年的业界资深专家。

至于这些人的前东家,有 40% 来自 OpenAI,20% 来自 DeepMind,此前 meta 收购的 Scale AI 占 15%。

根据扎克伯格此前发布的内部备忘录,很多新成员的履历都很耀眼:

Trapit Bansal:在 OpenAI 开创了思维链上的强化学习,并且是 o 系列模型的共同创造者。毕树超(Shuchao Bi):GPT-4o 语音模式和 o4-mini 的共同创造者。此前在 OpenAI 领导多模态后训练。Huiwen Chang:GPT-4o 图像生成的共同创造者,此前在 Google Research 发明了 MaskGIT 和 Muse 文生图架构。Ji Lin:帮助构建了 o3/o4-mini、GPT-4o、GPT-4.1、GPT-4.5、o4-imagegen 以及 Operator 推理栈。Joel Pobar:来自 Anthropic 的推理专家。此前在 meta 工作 11 年,负责 HHVM、Hack、Flow、React、性能工具和机器学习。任泓宇(Hongyu Ren):GPT-4o、4o-mini、o1-mini、o3-mini、o3 和 o4-mini 的共同创造者。此前在 OpenAI 领导一个后训练团队。Johan Schalkwyk:前 Google Fellow,Sesame 的早期贡献者,Maya 的技术负责人。Pei Sun:在 Google DeepMind 负责 Gemini 的后训练、编码和推理。此前创造了 Waymo 最后两代的感知模型。于佳慧(Jiahui Yu):o3、o4-mini、GPT-4.1 和 GPT-4o 的共同创造者。此前在 OpenAI 领导感知团队,并在 Gemini 共同领导多模态。赵盛佳(Shengjia Zhao):ChatGPT、GPT-4、所有 mini 模型、4.1 和 o3 的共同创造者,此前在 OpenAI 领导合成数据。

可以看出,被点名的新成员大多来自 OpenAI。他们的履历与 OpenAI 最尖端的模型(如 GPT-4o)和核心推理技术(如 o 系列模型和思维链研究)紧密相连。

这下直接给 OpenAI 挖麻了。逼得 CEO 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连忙给员工放假并用涨薪等手段稳定军心。


图丨从左到右依次是赵盛佳、于佳慧、毕树超和任泓宇(X)

回到表格来看,在专业领域方面,该团队涉猎极其广泛,覆盖了深度学习、大模型编译与基础设施、强化学习、弱监督、自监督、计算机视觉、语音合成、生成式图像/视频、对话系统、图神经网络、优化理论、信息检索等近三十个 AI+ML 子领域。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专注于大语言模型(大模型对齐、大模型评估、智能体等)、多模态生成(图像、视频、扩散模型)、以及大规模推理与部署的研究方向在成员分布中占据明显主导地位。

另据网友统计,有 20% 的成员职级在 L8 以上——信息来自 X 网友援引的 meta 内部员工。

而据传所有这些人的年薪,每个人都在 1000 万至 1 亿美元之间。光是支付这些人的薪水,meta 每年就要拿出数十亿美元,还没算上未来继续加入的新成员。

这是继元宇宙之后 meta CEO 扎克伯格的又一次豪赌,押注于超级智能实验室,实现“为每个人打造个人超级智能”的全新企业愿景。

毫无疑问,meta 用金钱发起的这场人才闪电战,是其在 AI 竞赛中一次简单粗暴却又极其有效的肌肉秀。通过投入竞争对手难以匹敌的资本,meta 在最短时间内买来了时间、经验和行业最顶尖的智力资产。

然而,商业和体育领域的经验告诉我们,用金钱堆砌起来的“梦之队”未必能笑到最后。将一群身价不菲、习惯了不同企业文化的顶尖人才聚集在一起,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管理挑战。而一群天才的集结也未必能产生好的催化反应,反而可能因路线之争而导致内耗。

开弓没有回头箭,meta 已经打造出纸面上最强大的 AI“银河战舰”。现在战舰已经启航,但它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https://x.com/deedydas/status/1946597162068091177

运营/排版:何晨龙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