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尼泊尔两国15日在加德满都谷地勒利德布尔市启动尼泊尔综合旅游保障项目,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助力尼旅游业安全稳定发展。这是由中尼携手打造的创新性项目,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技术核心,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起覆盖“保险—救援—通信—服务”的全链条保障体系。该项目不仅标志着中尼在旅游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也为尼泊尔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成为两国建交70周年之际务实合作的标志性成果。
填补尼旅游安全体系三大空白
尼泊尔素有“高山之国”的美誉,喜马拉雅山脉的壮美风光每年吸引着全球数百万游客前来登山、徒步和观光。旅游业是尼泊尔经济的支柱产业。据世界旅行理事会测算,2023年旅游业对尼泊尔GDP贡献率为6.6%,去年旅游业为当地创造了122万个就业岗位。然而,复杂的地形地貌与多变的高原气候,使得旅游安全保障始终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游客安全顾虑已成为影响尼泊尔旅游复苏的重要因素。
在此背景下,尼泊尔综合旅游保障项目通过技术创新与机制优化填补当地旅游安全体系的三大空白:一是高海拔区域通信覆盖空白,二是风险分级保障体系空白,三是救援—保险联动机制空白。在技术支持方面,依托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卫星报案—平台调度—保险赔付”的实时风控全流程闭环。
该项目保障内容还涵盖旅游保险、紧急救援、紧急救治、卫星通信服务、卫星通信设备和综合旅游保障平台等多个方面。项目技术支撑堪称“硬核”: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与短报文通信能力,项目实现了“无信号区域也能呼救”的突破。据悉,短报文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独有的双向通信技术,允许用户在没有地面网络覆盖的地区通过卫星发送和接收短消息,这也是北斗短报文批量走出海外的首个商业闭环项目。项目参与方北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强说,本项目将先进的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短报文通信技术与尼泊尔旅游安全实际需求深度融合,不仅为尼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为全球旅游安全保障提供创新范本。
在旅游保险上,为本项目顺利运营而创建的喜马拉雅守护者尼泊尔有限公司推出了“海拔分层”综合旅游保障(CTG)体系,针对尼泊尔登山场景的差异,量身打造了三款分层产品:CTG—Basic(3500米海拔以下)、CTG—Plus(5500米海拔以下)、CTG—Pro(6000米海拔以下),这些产品覆盖了身故或致残、意外医疗、救援等全场景保障,且保额会随着海拔风险动态调整。
在合作模式上,通过“技术共享—标准共建—能力共升”的模式,中尼双方共同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科技手段引入尼泊尔旅游业,为尼旅游业长期、健康、稳定和安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和安全感
尼泊尔综合旅游保障项目的启动,其价值远超单纯的旅游安全范畴。对尼泊尔旅游业而言,该项目将为其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巩固旅游业在尼泊尔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尼泊尔旅游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迪帕克·拉杰·乔希说,在将尼泊尔打造为“安全、可靠和一流的”度假胜地的过程中,优先考虑游客安全和福祉的服务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中尼合作方面,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陈松表示,这一项目不仅是两国科技实践与商业创新的重要成果,更是两国建交70周年之际以发展共识为纽带的务实合作典范。不同于传统的援助模式,该项目通过商业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共赢,尼泊尔获得了急需的安全保障能力,北斗技术的海外应用打开了新市场,参与项目的中尼企业则开拓了业务新领域。
对于游客而言,项目提供了全方位、及时有效的保障服务。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在遇到问题时得到及时的救助,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安全感,让游客能够更放心地在尼泊尔旅游观光、徒步探险。喜马拉雅守护者尼泊尔有限公司负责人雷格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游客踏入尼泊尔的那一刻起,全方位的保障就已启动。无论是身处热门景区还是偏远徒步路线,都能享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