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中泰证券60亿定增闯关:监管13问聚焦合理性,自有资金不足4%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Daily每日财报 时间:2025-07-21 12:29:39



监管重点聚焦融资合理性、偿债能力、诉讼风险及信息披露合规。

文/每日财报 方旬

2025年7月15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就其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出具的审核问询函,并同步更新了募集说明书。本轮定增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将用于信息技术与合规风控建设、另类投资、做市业务、财富管理、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等六大方向,认购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其中控股股东枣矿集团计划认购约36.09%,金额上限达21.66亿元。此次再融资,距中泰证券2023年首次抛出定增预案,已过去两年。


▲定增资金用途,募集说明书

作为中泰证券上市以来的首次股权融资,此次定增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上交所此次审核共提出七大类、十三项具体问询,问题重点集中在融资规模是否合理、募集资金投向的可行性与合规性、当前资本充足状况、潜在风险点,以及公司是否存在重大未决诉讼等方面。中泰证券亦是用了119页公告回复监管层的问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券商尽管再融资不断,只有天风证券40亿元定增已于今年6月23日成功完成。此前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于6月26日回应了上交所问询,并将定增计划延长至2026年7月4日到期。中泰证券60亿元的定增计划也延长了一年。2024年5月发布的《加强上市券商监管规定》明确要求,券商“聚焦主业、审慎扩张”,监管穿透审查募资必要性与资金用途匹配性。在券商再融资新风向下,中泰证券能否如期获得通过?

自有资金占比不足4%,

“补血”势在必行

中泰证券的历史可追溯至2001年5月15日成立的齐鲁经纪,后整体变更为齐鲁证券,并于2015年9月正式更名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当月,公司注册资本为51.22亿元,在实施折股后总股本达到53亿元;随后公司获得包括莱钢集团在内的27家股东增资58.31亿元,注册资本随之增至62.72亿元。2020年,中泰证券成功在A股上市,公开发行新股6.96亿股,募集资金净额29.24亿元,公司注册资本进一步提升至69.69亿元。此后,公司通过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方式,截至2024年末,总股本已扩大至69.72亿股。


▲中泰证券前十大股东,天眼查

此次进行的定向增发,最初始于2023年6月30日,当时公司首次披露定增预案。随后,于2023年10月相关议案生效。由于在一年有效期内未能完成发行,公司董事会决定将定增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10月9日。在申报过程中,公司曾于2023年9月对募集资金的具体用途进行过调整,新增了财富管理业务和债券投资作为使用方向。

据公司公告介绍,此次定向增发并非为了突破监管限制所进行的被动资本补充,而是公司在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主动作出的融资安排。自2020年上市以来,中泰证券始终未进行过股权融资,资本补充主要依赖债务融资工具,结构相对单一。

在向上交所的回复中,中泰证券指出,当前上市券商平均单次股权融资规模为88.8亿元。而本轮定增拟募资60亿元,仅占公司净资产的13.99%,无论在融资规模还是资本占比上,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此外,公司披露,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泰证券账面货币资金总额为622.66亿元,但其中客户资金高达542.34亿元,自有资金仅为80.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不足4%。从结构上看,可自由调配的资金规模明显不足。公司指出,适时补充资本金、提升净资本水平,是当前发展阶段的迫切需求。

财富管理增长稳健,

自营与投行业务承压

从经营情况来看,2024年,中泰证券整体业绩承压,业务结构呈现分化趋势。根据公司发布的年报数据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8.91亿元,同比下降14.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7亿元,同比下滑47.92%。这是公司自2020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降幅较大的一年。同期,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8.76亿元,同比减少48.56%。从财务表现来看,主营业务收入波动明显,盈利能力出现下滑。


▲中泰证券2024年财务数据,中泰证券财报

在各项业务中,财富管理板块表现相对稳健。2024年,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收入为36.43亿元,同比增长10.46%,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为27.80亿元,同比增长17.01%;客户交易活跃度提升带动经纪业务收入回升。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同比下降30%,为7.83亿元,显示在产品销售结构和渠道布局上仍存在调整空间。整体来看,财富管理板块呈现结构性增长,客户基础和交易量保持稳定,但金融产品销售端表现波动较大。


▲中泰证券2024年财务数据,中泰证券财报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截至2024年末,中泰资管业务规模达1051.1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净利润4767.09万元。万家基金方面,截至2024年末,万家基金旗下公募基金合计160只,管理规模合计4998.6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6.81%。2024年,万家基金实现营业收入17.79亿元,净利润3.27亿元。在管理产品结构方面,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占比略有提升,单一资管业务保持稳定。公司表示,资管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资管产品净值增长和部分产品退出带来的业绩报酬。


▲中泰证券2024年财务数据,中泰证券财报

投行业务则面临较大压力。公司在2024年共完成 11 单股票主承销项目,包括 IPO 项目 6 单、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 3 单、可转债项目 2 单, 合计承销规模 48.96 亿元,同比下降74.5%,投行业务净收入为8.89亿元,而2023年为12.5亿元,同比下降28.88%,2024年其IPO项目撤否率达到54.55%,在政策趋紧、发行审核标准趋严的背景下,公司在股权融资承销方面推进节奏有所放缓,相关业务收入亦同步下滑。



▲中泰证券2024年投行及承销数据,中泰证券财报

进入2025年,公司一季度业绩表现略有回暖。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5亿元,同比增长0.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0亿元,同比增长11.61%;扣非净利润为3.61亿元,同比增长17.52%。收入结构方面,经纪业务恢复势头较为明显,同比增长3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7.1亿元,同比增长19.50%。其中,经纪净收入为9.69亿元;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为5.39亿元,同比增长12%。受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影响,公司在财富管理和资管领域取得阶段性增长。


▲中泰证券2025年一季度财务数据,中泰证券财报

不过,投行业务在一季度依然处于低谷。该板块收入为1.53亿元,同比下降39.3%。在市场活跃度不足、项目储备及推进节奏缓慢的背景下,承销收入增长动力不足。投资业务方面,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为3.2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公允价值变动部分录得亏损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1.61亿元。衍生品和另类投资的波动仍对公司整体收益形成一定压力。

资本回报方面,2025年一季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同比增长25%,从各业务条线的表现来看,中泰证券在财富管理和资管领域保持了一定的业务基础,部分收入维持增长;投行业务和投资端则受市场因素影响,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综合来看,公司的业绩表现呈现结构性差异,不同业务之间波动较为明显。

风控、信息披露及重大诉讼为监管重点

目前,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进入监管问询阶段,监管重点聚焦融资合理性、偿债能力、诉讼风险及信息披露合规。根据上交所问询,公司截至2025年3月底资产负债率为67.41%,有息负债达到848.73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占比超过五成公司计划投入不超过15亿元的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和补充营运资金,以缓解财务费用和流动性压力。

合规问题成为监管重点关注。2024年,中泰证券因格力地产债券承销中尽职调查不充分受到证监会警示,部分分支机构存在违规推介非代销产品及承诺保本收益等行为。此外,公司因跨境业务合规问题被外汇局罚款9万元。诉讼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及其合并报表主体共有16起标的额超过5000万元的未结案件,涉及投资损失索赔、债券承销纠纷和员工合规责任等事项,目前尚未计提预计负债。

现金流方面,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主要因回购业务减少及代理买卖证券相关现金支出增加,反映出公司资金运营管理面临一定压力。市场表现上,定增公告前后股价保持平稳,机构投资者态度较为谨慎,融资余额小幅下降,显示投资者对公司业绩改善和定增方案的实际效果持观望态度。

此次定增拟将募集资金投入合规风控、做市及债券投资等多个领域,监管层强调融资行为应保持审慎合规,确保资金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整体来看,中泰证券此次定增进展及相关问询,体现出监管对券商资本运作及合规管理的高度关注,定增资金的具体使用方向也反映了公司在当前环境下的战略调整。监管和市场对公司业务结构和财务状况的关注依然存在,后续定增的推进及资金落实情况以及对公司经营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将持续受到关注。

每财网&每日财报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表达的信息或者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电话:010-64607577

手机(微信):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