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Hi! WAIC带你领略全球AI竞技场:WAIC赛奖矩阵的人才孵化全景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观察者网 时间:2025-07-21 14:18:56


在人工智能书写无限可能的舞台上,WAIC 赛奖矩阵正等待最终揭晓。Hi! WAIC 这位 “智能策展人”,早已为你梳理好赛奖板块的探索路径。若你想见证技术落地的硬核实力,SAIL 奖的全球对决将展现 AI 赋能人类福祉的突破;若你想捕捉青年智慧的闪光,优秀论文奖里藏着基础研究与创新的火花;若你关注算法实践的产业价值,BPAA 大赛正演绎技术到商业的闭环;若你期待未来力量的成长,青少年赛事里满是萌芽的创意。

这便是赛奖矩阵的多维图景:用竞技点燃创新,以舞台培育人才。接下来,Hi! WAIC 带你深入这场 AI 与青春的邂逅。

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SAIL)技术落地的“硬核竞技场”

背景:

SAIL奖:作为全球高规格 AI 奖项,秉持 “追求卓越、引领未来” 理念,聚焦全球领先且惠及人类福祉的 AI 项目,激励技术突破与创新,引领智能变革。

今年共有240个有效申报项目,比去年上涨30%,国内外大佬都来“打擂”。

特点:

SAIL奖申报项目中,17%来自海外,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及联合利华、西门子等国际企业携项目参与,中央及国有企业申报数量逾60项。各赛道聚焦实际需求,在大模型开源与垂直领域应用、算力芯片、智算集群、AI Agent、具身智能及工业、金融等行业应用方面亮点突出,竞争态势激烈。WAIC 2025期间,将正式揭晓SAIL大奖及SAIL之星。





青年优秀论文奖学霸的“智慧擂台”

背景:

青年优秀论文奖:学术界的 “脑洞碰撞场”,集中展示青年科学家在智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成果,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AI。

今年共收到投稿199篇,同比增长25.2%,尽显年轻一代的硬核实力。

特点:

全球智慧齐聚,上海以109篇投稿成为 “主场担当”,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多地学者参与,研究覆盖大模型、具身智能、AI for Science等领域。年轻学霸成为主力,作者平均29.28 岁,79.4%为博士,多篇论文登上《Nature》《Science》及 CVPR、NeurIPS 等顶刊顶会。




第五届BPAA应用算法模型实践典范大赛算法实践的“全球朋友圈”

背景:

BPAA应用算法模型实践典范大赛:作为WAIC核心赛事,这大赛专为“大模型应用落地”而生,全球15国超千支团队来“晒方案”,目标就是破解“技术到商业”的难题。

特点:

大赛延续 WAIC 跨国界基因,汇聚全球学界与企业团队,构建算法研发到产业赋能的闭环生态,提供可复用的AI商业化范式;聚焦6大 “AI+” 赛道直击应用痛点,推动技术与产业需求匹配,引导算法从比指标转向创价值;深度联动长三角七城共建技术生态,为优胜团队提供全周期支持,输出 “中国方案” 并打造可持续样本。


中国·上海第八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暨全国邀请赛从娃娃到大学生的AI成长营

背景:

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抱着“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的初心,由共青团上海市委等多部门指导,以上海为中心,多方协同,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为更多青少年提供学习人工智能的平台,展示科技创意的舞台。


特点:

本届大赛首创全学段贯通培养体系,实现从幼儿到大学覆盖,新增1个高等教育项目,构建阶梯式AI人才培育闭环;深化产教融合,设无人机等实践项目探索技术落地,结合创新探究营与AIGC创作活动以赛促学;依托WAIC平台升级传播能级,覆盖20余省市超1500万人次,获奖选手将在WAIC闭幕式上展示,拓展青少年科创影响力。

人工智能本就是一项 “年轻的事业”,如同持续进化的生命体,蕴藏无限可能;它更是 “年轻人的事业”,年轻人敢想敢试的青春特质,与人工智能所需的创造力天然契合。这里没有既定答案,唯有年轻人以代码书写的全新规则;没有固化赛道,唯有他们开拓出的崭新路径。这场 “年轻事业” 与 “年轻人” 的双向奔赴,正让每一行代码都跃动着青春的节奏 —— 最富梦想的年纪邂逅最需想象力的领域,本身便是一场极具魅力的化学反应。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