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刘强东连投3家具身智能 京东美团“战火”烧到外卖之外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静 量子位 时间:2025-07-21 18:08:37

王兴之后,刘强东也在具身智能领域发力了。

最新一轮出手,一口气领投3家,都在今天同步官宣:

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Pre-A+轮,京东领投;

众擎机器人,融资近10亿,连续完成Pre-A++和A1轮,京东领投A1轮;

逐际动力,获京东战略领投。

一波猛投下去,可以说是在具身智能本已火热的7月,又添了一把干柴。

而就在7月上旬,美团也是接连出手,投资了2家具身智能公司:它石智航和星海图。

原来台前“外卖大战”正酣,幕后“战火”,已经蔓延到了科技最前沿。

能量产的硬件+具身智能大脑

逐一来看3家的融资情况。

千寻智能

千寻智能(Spirit AI)本次完成的是Pre A+轮融资。由京东领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浙江省科创母基金、华泰紫金、复星锐正等机构跟投。

老股东P7、顺为资本、华控基金、华发集团、千乘资本、靖亚资本、弘晖基金也超额追加投资。

此轮融资过后,千寻智能表示将持续加大在VLA(Vision-Language-Action,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迭代和机器人硬件性能升级方面的投入,同时全力推进具身智能的产业化交付体系建立。

千寻智能成立于2024年2月,由前珞石机器人CTO韩峰涛创办。联合创始人高阳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Figure AI采用的ViLa算法就是由他提出。

这样的背景之下,千寻智能走的是一条AI技术能力和机器人硬件工程化两把抓的路线。

具身模型层面,千寻智能有自研的VLA模型Spirit v1,能够精准完成桌面整理、扔垃圾、座椅归位等任务。

硬件性能方面,今年6月,千寻智能正式发布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全身配置26个自由度,搭载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配备高精高速WBC(全身控制)算法,负载自重比达1:1。

众擎机器人

众擎机器人本次官宣两轮融资,融资金额为近10亿元。

其中Pre-A++轮由小鹏汽车作为基石出资人发起设立的星航资本投资。

A1轮则由京东领投,溥泉资本、银泰集团、华控基金、国晨基金、黄浦江资本等参投。

两轮融资完成,众擎下半年的目标,一方面是在产品维度推进规模化试产和交付进程,将现有的生产交付团队规模和能力提升5倍;另一方面是在技术竞争力上,加大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

目前,众擎机器人已具备从本体核心零部件到具身智能、运控算法全栈自研的能力。旗下高兼容性开源人形机器人PM01定价8.8万元起,已进入量产交付阶段。

逐际动力

逐际动力官宣新一轮融资获京东战略领头。官方表示,此次融资将深化逐际动力和京东在零售、物流和服务等领域的协同探索。

逐际动力同样在硬件和具身模型两端同步发力,围绕三大核心具身智能技术布局,强调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通用平台:

本体硬件的设计制造

基于强化学习的小脑全身运动控制

具身大脑模型的训练策略

目前,大脑方面,逐际动力发布了LimX VGM,利用人类操作视频数据实现机器人操作的技术创新,全过程零真机样本数据,可实现多平台泛化。

载体方面,其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完成量产准备工作,将于今年下半年公开销售。

此前,逐际动力已发布双足机器人TRON 1。

再加上2个月前投的智元机器人B+轮,京东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资“偏好”也比较明显了。

关键词可以概括为:

硬件+大脑

量产能力

一方面,软硬一体带来的“高耦合”,意味着在产品层面性能和成本同步优化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量产平台级产品能更快在各种实际场景中落地,实现数据积累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双向驱动。

实际上,在外部投资之外,京东也已经在内部成立具身智能相关业务部门。

旗下JoyInside与十余家头部机器人品牌达成合作,旨在将京东大模型交互能力植入机器人、玩具、家居等硬件设备终端,构建“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的具身智能生态。

强调的,其实就是场景落地

而这一点,也在业内被视作具身智能行业竞争的下一步关键所在。

正如王兴投机器人,从2020年左右的“业务需求导向”,到现如今的“技术范式导向”,竞争对手刘强东,在更前瞻式、未来式的判断上,倒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标签: 智能 机器人 京东 硬件 基金 能力 资本 千寻 模型 动力 数据 众擎 方面 技术 家具 大脑 人形 刘强东 量产 集团 性能 产品 华控 平台 交叉 官宣 美团 博士 导向 出资人 层面 教授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