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越野这些年,开过不少车 —— 从几万块的二手 “素车” 到朋友几十万的改装车,踩过的坑能编本《越野避坑指南》。当然,“坑”里烧过的钱也不少。最近打算换车,盯上了刚上市的北京越野 BJ40 燃油版,作为略懂越野的老司机,我们这群越野人想要啥,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玩越野的都知道:“配置不够,技术来凑” 是句安慰话,真到了陡坡、泥地,差个锁、少个模式,技术再好也白搭。BJ40 燃油版的配置,能让老司机少走很多弯路:我之前那台车只有后桥锁,上次在沙漠冲坡,前轮一打滑就陷住了。这台 BJ40 燃油版(柴油版)是中国唯一标配 “机械式全时四驱 + 三把锁” 的车 —— 中央锁、前桥锁、后桥锁全齐,加上 4.0 大速比分动器,扭矩放大倍数够强,遇到交叉轴、炮弹坑,锁一挂就能稳稳爬过去,不用像以前那样反复倒腾找角度。
以前开老车,进沙地得自己调胎压、控制油门,稍微走神就陷车。这台车有 11 种全地形模式,沙漠、泥地、雪地这些常见路况都能一键切换,系统自动调动力和刹车。最实用的是 12 档蠕行模式,爬陡坡时设定好速度,脚不用踩油门刹车,专心把方向就行,比老司机带还稳。一直觉得 “越野车 = 油老虎”,我那台 2.4L 的车市区油耗 13 个起。这台 BJ40 燃油版柴油版公告油耗才 9.97L,实际开下来高速 8 个左右,一箱油跑 1000 公里没问题。以后去新疆、西藏长途穿越,不用老想着找加油站了。
玩越野的大多偏爱 “方盒子”—— 硬朗、辨识度高,BJ40 燃油版这造型,一看就对胃口。
新车车高 1949mm,比我之前的车高了快 10 公分,坐进去真有 “擎天柱视角” 的感觉。开山路时能提前看到前方弯道后的路况,过窄路也能看清车轮位置,心里更有底。最惊喜的是 “无框车门”—— 越野车配这设计的太少了!侧窗视野特别通透,拍视频、看风景都舒服,而且关门时 “嘭” 的一声,质感比老车好太多。关键是车门里藏着 “内嵌式金属防滚架”,上次在场地试驾故意过了个大颠簸,车身刚性很足,没有松散的异响,这才是硬派车该有的样子。车身长 4790mm,后排座椅放倒能当 1.7 米的 “大床”,露营时不用搭帐篷也能睡。车顶能装行李架,车尾有中国首创的拓展平台,我那套备胎、铁锹、脱困板都能固定好,不用像以前那样乱七八糟堆在后座。
以前总觉得 “越野车谈舒适是矫情”,直到开了这台 BJ40 燃油版 —— 原来越野和舒服能兼顾。
我的那台老车是小屏 + 物理按键,调个导航得停路边按半天,特别是每次路上接打一个电话,又要调手机的导航模式,特别烦。这台车的双联屏能 “左右飞屏”,把导航从中控划到仪表盘,余光就能看到路线。车机反应也快,语音说 “打开座椅加热”“切换泥地模式”,秒响应,比我用手机还顺。上次我朋友说他开老车去阿拉善,开了 8 小时,腰都快断了。这台主驾有 12 项电动调节,能把腰托、腿托调到最舒服的角度,加热功能在冬天太实用了。后排空间也够,朋友坐过都说比我老车宽敞,长途不用蜷着腿。以前露营看星星得钻出车外,这台车天窗够大,后排放倒后躺着就能看夜空。而且它的氛围灯有 256 色,晚上在营地开着灯聊天,比老车的 “蜡烛灯” 有感觉多了。
越野圈有句话:“不怕车坏,就怕人伤”。这台 BJ40 燃油版的安全配置,是真把 “保命” 放第一位:它的笼式车身有 13 个独立刚度环,用的高强钢占比 79.8%,车顶能扛 10 吨挖掘机 —— 上次在场地看演示,一台铲车压上去,车顶一点没变形。这种车身在野外万一撞石头、翻车,心里有底。我那台城市 SUV 是承载式车身,上次过沟坎把底盘磕变形了。这台是 “两纵八横” 大梁,磕到石头顶多刮花护板,车身不会变形。老司机都知道,这种车身才是真正能 “造” 的越野车。
玩越野的都知道,改车比买车贵。这台 BJ40 燃油版不仅车价实在,权益也对老司机胃口。我之前那台车改三把锁、换四驱花了 5 万多,算下来还不如直接买这台 —— 焕新价 12.69 万起,确实很让我心动,唯一缺点就是我们公司的绩效还没发!不然,我立马拿下它了。
据说现在BJ40 纪念版已经抢完了,普通版得靠 “抢”,算了我先去问问公司财务,去年的绩效什么时候发,资金一到账,我立马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