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新民述评|版权质押,看见互联网优质生产力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时间:2025-07-21 18:27:46

上周,“沪九条”发布,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版权质押是最受关注的制度创新之一。但凡一件事很抢眼,一定有特定缘由,版权质押也不例外。

说说三位MCN机构创始人的故事。一位曾是微博段子手,一位曾是网站小说写手,一位正在筹备全球播客大会。无论他们有多少不同,有一点是相同的——对互联网优质内容生产的高度认同。

第一位,十二三年前靠写微博段子为生,因为看的人多,广告找上门来,最初每单报价四五百元;后来又开微信公众号,流量大,广告业务也水涨船高,从每月营收两三万元到两三百万元只用了一两年时间。但最近几年,流量在品牌方的选择权重上日渐式微。

内容,细分领域、极具专业水准的内容,才是如今品牌方的首选。第二位MCN机构创始人独家签约知识创作者1000多位,细分品类涉及家电数码科技AI赛道。术业有专攻,优质内容的输出,对实体经济而言,相当于“专家智囊”。

第三位,经营着中国领先的播客与数字音频企业,正在筹备全球播客大会。如今,互联网上的播客,规模最大的是英语群体,其次是汉语和西班牙语。播客MCN机构,好比“声音的出版商”,要把中国好声音传出去,也要把国际好声音引进来。

这三位,有共识:互联网优质内容生产,无论是文字还是音视频,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资金投入少不了;版权质押,以知识产权“轻资产”获得必要的资金补给,为融资提供了一种新渠道。

曾经,开公司做生意,向银行贷款,房产抵押是常规做法。如今,互联网优质内容生产要做大做强,有了版权质押。即便隔行如隔山,做文案的不懂金融,但有一点大家很明白——“沪九条”不但拿出“真金白银”,更有金融创新大力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生产。因为,互联网内容生产,已告别野蛮生长的“流量为王”,成为真正推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优质生产力。这需要心无旁骛、轻装上阵;这是趋势,也是需求,上海看见了。

顺应趋势,回应需求,“沪九条”拿出诸多利好;而能够制度创新,是因为上海从不缺乏强大的制度供给能力和执行力。

近年来,“老楼加梯”“天花板下不吸烟”“烟花爆竹零燃放”“垃圾分类”,无不源于市民生活“高感受度”的制度创新。至于浦东新区法规,更是新时代我国立法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其中,“一业一证”制度更让众多中小企业、平台经济高度认可。去年12月,上海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发布消息——浦东《行业综合许可证》率先在“美团”等平台公示应用,取得《行业综合许可证》的企业,只需上传一证,资质核验即可一次完成。如此高效、精简、便捷,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一贯遵循的需求导向、结果导向使然,也是这座城市强大制度供给能力和执行力的一个明证。

眼下,为了让“沪九条”版权质押制度尽快落地,“店小二”正紧锣密鼓地在外滩FTC设立综合服务站与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促进中心,为入驻企业和创作者提供市场主体登记、财税咨询、政策申报、版权确权等“一站式”服务,让创作者专注于创意生产。至于大家需要的“金融科普”?放心,一样样安排起来。

题图新民晚报周馨摄

原标题:《新民述评|版权质押,看见互联网优质生产力》

栏目编辑:顾莹颖

作者:新民晚报 姚丽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