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黄仁勋:物理AI触发机器人GPT时刻!宇树、智元上市概念来袭!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私募排排网 时间:2025-07-21 18:29:12

近一周,英伟达CEO黄仁勋开启中国行受到资本市场热切关注,已经调整了许久的人工智能硬件方向A股公司集体大涨。

黄仁勋在中国行中放言,“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将是物理AI”,并进一步把物理AI落地为机器人系统,同时还高度评价中国的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潜力。值得注意的是,人形机器人近一周连续四个交易日实现上涨。

那么,“物理AI”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落地到机器人系统的,相关的核心公司有哪些?最近中国机器人产业链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公司呢?

黄仁勋:物理AI将触发机器人领域的“GPT时刻”!看好中国产业链

物理AI(Physic AI),也被称为生成式物理AI,是一种专门赋能自主机器(如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的技术,核心是让这些机器能够在真实的物理世界中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以及执行复杂操作。

黄仁勋在今年3月的美国GTC(GPU技术)大会中,给出了AI的四个演进阶段:

感知式AI(Perception AI):让机器“看得见、听得懂”,如图像识别、语音助手。生成式AI(Generative AI):能创作文本、图像、视频等内容,如ChatGPT、DeepSeek等。代理式AI(Agentic AI):AI具备“决策-规划-执行-纠错”闭环,可自主完成复杂任务,被视为“青春期跃迁”,如OpenAI的Operator,物理式AI(Physical AI):AI与机器人等硬件结合,直接作用于真实物理世界,被视为终极形态。


英伟达官网

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处于生成式AI和代理式AI的过渡阶段。而黄仁勋认为,理式AI是目前可见到的终极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黄仁勋今年公开表示,英伟达把旗下平台Cosmos(物理世界基础模型)和Omniverse(实时物理级3D仿真操作系统)整合成业内第一个端到端“物理AI”平台

这两个平台分工明确、缺一不可。其中,Cosmos负责“生成”符合物理规律的视频数据与策略,Omniverse负责“构建”可精确仿真物理世界的3D场景,两者叠加,把传统必须到真实环境里才能获取的训练、测试和验证工作搬进云端,从而把AI从“数字大脑”升级为“能动手”的物理AI。

因此,笔者也整理出和英伟达Cosmos或Omniverse等物理AI业务有相关合作的A股公司,供读者参考。


黄仁勋在早前曾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物理AI是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机器人领域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针对物理AI的商业化方向,高盛在2025年3月3日报告明确将自动驾驶、AI装备、机器人自动化、基础设施与支持列为最重要、最具商业潜力的四大应用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黄仁勋本周的中国行中表示,中国的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让各国和各行业都有机会参与AI革命。中国已有数百个项目运用NVIDIA Omniverse模拟数字孪生,用于设计和优化工厂和仓储。机器人在NVIDIA Omniverse虚拟世界中进行训练,以便能够在物理世界中与人类安全协作。

黄仁勋还高度评价了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并指出了三大优势:第一,已经拥有非常优秀的AI技术;第二,在机电一体化方面极其出色;第三,拥有非常庞大的制造业基础来部署这些机器人。

利好频发!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带动机器人产业链爆发

无独有偶,7月以来,国内机器人产业链也接连爆出了很多利好消息,可简单概括为“政策支持+订单落地+技术突破”三条主线:

订单方面,7月11日,中国移动1.24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结果公布。其中,智元机器人中标7800万元,宇树科技中标4605万元,为国内迄今最大单笔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订单。

政策方面,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5日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这不仅是宇树科技首次在国家级平台亮相,更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更高层级关注。面对中美机器人差异的提问,王兴兴表示,中国依托制造业积累的深厚功底,美国则发挥AI软件生态优势

技术方面,前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创办的智元机器人7月初发布灵犀X2-N人形机器人,可在轮式/足式间切换并具备情绪交互能力。7月8日,上纬新材公告将被智元机器人以21亿元控股收购,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复牌至今已经实现八连板。

笔者为此整理出宇树机器人和智元机器人的相关核心A股公司,供读者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此前都传出上市的消息。

其中,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的行为被市场解读为“借壳上市”。智元对此回应,此次收购不是借壳上市,并强调在收购完成后继续按照原有战略规划稳步推进。截至2025一季度,智元机器人出货量超800台,第1000台通用机器人已于1月下线。据官方介绍,2025年预期目标出货3000–5000台,同比约增长400%。

宇树方面,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宇树科技已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实控人王兴兴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6月26日,王兴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宇树科技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人民币,其中四足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出货量全球第一。

那么在已经上市的机器人产业链A股公司中,有哪些上半年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呢?笔者根据A股半年度业绩预告,整理出净利润预计取得增长的27家A股公司,供读者参考。



数据说明:本文信息及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外部数据库等,本平台无法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作出实质性判断和保证,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风险揭示:本文所涉的文章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数据及信息存在一定滞后性,所反映的内容将根据市场情况动态变化,不构成任何股票推荐及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