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曾靠“渣渣辉”出圈!中旭未来把公司名改回“贪玩”,重新聚焦游戏业务?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时代周报 时间:2025-07-22 22:15:44

本文时代周报 作者:谢斯临


图虫创意

上市近两年的港股游戏公司中旭未来(09890.HK)选择将名字改回“贪玩”,这一举动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有重新聚焦游戏业务之意。

该公司7月21日晚公告称,董事会建议将公司中文名称由中旭未来改为贪玩,英文名由“ZX Inc.”改为“Tanwan Inc.”。

对于改名原因,中旭未来公告解释,自成立以来,集团始终以“贪玩游戏”品牌发行并运营由客户开发的网络游戏,并由此积累了“贪玩”品牌的市场知名度。董事会认为,本次将公司名称更改为“贪玩”,能更有效地体现公司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

成立于2015年的中旭未来,前身即为游戏发行厂商贪玩游戏,最初以代理和运营传奇类游戏起家。该公司最成功的游戏运营案例便是传奇类游戏《贪玩蓝月》。2017年,《贪玩蓝月》曾聘请知名港星张家辉代言。随后,一句“我系渣渣辉(张家辉),是兄弟就来啃我(砍我)”的魔性广告语迅速走红,并成为经久不衰的互联网热梗,流传至今。

为寻求上市,贪玩游戏曾在2022年初宣布品牌升级为“中旭未来”,并由此将业务从游戏逐渐拓展至食品、潮玩等领域。其中,包括从热梗“渣渣辉”发散而来的速食江西米粉品牌“渣渣灰”,及以西兰花头大叔为形象的潮玩品牌“Bro Kooli”。此外,中旭未来还曾尝试孵化新派酒水品牌,以此完成对吃、喝、玩、乐四个领域的全面覆盖。

当时,游戏行业整体还未从版号停发的阵痛中走出,一众游戏上市公司股价也全都停在低点。为寻求更高估值,中旭未来亟需寻找到游戏业务之外的其他增长点。

上市初期,转型确为中旭未来带来不少助力。2023年9月,中旭未来成功赴港上市后,其股价曾一路高歌猛进,从上市之初的每股14港元,一度涨至2024年1月31日72.45港元/股的历史高位。

然而,好景不长。2024年2月以来,中旭未来股价开始出现巨震。2月2日当天,中旭未来股价大跌76.4%,至16.66港元/股。此后,股价虽有所回升,但终究难掩颓势,相当长时间内,中旭未来股价都维持在每股10港元以内。直至2025年,中旭未来股价才有所回转。

7月22日,中旭未来收报14.56港元/股,相较2024年末的每股7.25港元,涨幅超过100%,可仍旧不到顶点72.45港元/股的五分之一。

中旭未来股价的回升得益于游戏板块的整体回暖。开源证券研报分析指出,2025年以来,游戏版号发放稳定、多项政策支持游戏产业与AI技术融合发展。政策助力叠加新品供给释放,游戏板块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获益于此,Wind网络游戏指数(884080.WI)年内持续上涨,7月22日收报6915.78,相较2024年末的5498.75,涨幅超过25%。

在此情况下,中旭未来要将名字改回贪玩,被普遍视为有重新聚焦游戏之意。中旭未来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应称,在业务布局方面,公司将回归以游戏为中心,聚焦国内发行、海外发行和游戏研发三个板块,并对“食品+潮玩”的业务板块进行重新规划。

“此外,今年恰好是公司成立10周年,选择在这个节点品牌回归,也有凝聚团队的意图。”中旭未来方面进一步表示。

中旭未来这一举动,在其2024年的业绩表现中已有预告。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旭未来实现55.80亿元,同比下滑14.34%;归母净利润则由盈转亏,亏损362.4万元。2024年,中旭未来的消费品业务仅录得营收1.02亿元,同比下滑超50%。中旭未来财报指出,消费品业务收入减少原因在于公司战略聚焦主营游戏业务的营销及运营。

据中旭未来7月21日晚发布的盈利预告,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6亿元至7亿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3.85亿元实现大幅增长。

中旭未来还表示,业绩反转主要受益于金融资产的公平值收益增加。2023年6月,中旭未来以5.86亿元拍得国内《传奇》IP的持有者、A股游戏龙头ST华通(002602.SZ)8000万股股份,占其总股本的1.07%,以此拉进双方之间的距离,缓解IP层面的争议。

2025年以来,ST华通股价一路暴涨,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持股ST华通的中旭未来,因此获益不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