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从“会说话”到“懂人心”:孤独经济催生千亿元级AI陪伴机器人赛道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华夏时报 时间:2025-07-23 00:06:08


本报记者赵奕 上海报道

当前,AI产品已经开始从“完成任务”向“陪伴生活”过渡,逐渐渗透进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孤独成为一种普遍的情感状态,它正在推动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崛起——“孤独经济”。在此背景下,AI陪伴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兴的情感慰藉方式,逐渐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现代社会中,30+职场女性深夜无人倾诉、双职工家庭孩子无人陪伴等现象越来越普遍。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手段,让潮玩IP真正成为用户的情感寄托,因此将‘耙老师’从架上潮玩升级为可成长、可交互的AI玩伴。”TOYCITY董事长郑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日,由TOYCITY品牌、乐鑫科技(688018.SH)、火山引擎共同打造的智能AI陪伴机器人“小耙AI”在上海正式发售。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AI陪伴机器人并非简单的“会说话的玩具”,它必须同时处理好技术的可控性、产品的沉浸感以及互动的自然性。如何做到真正的陪伴,是当前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AI重塑潮玩价值逻辑

AI陪伴机器人不需要搬货、扫地,而是强调产品与人之间的互动,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它既不像家电一样功能清晰,又不像玩具一样仅供娱乐,人们为什么需要AI陪伴机器人呢?

对此,城仕(东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即TOYCITY)品牌营销总监曲瑶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人类对AI陪伴的依赖正在逐渐加深,这背后有多重的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和心理因素。一方面,AI更具备即时性与效率,24小时待机,无需休息,能随时提供帮助,满足大家对即时反馈的需求。处理速度也更快,可以快速分析大量数据并生成回答,节省时间;另一方面,现代生活的压力剧增,人们的情感与社交需求发生变化。AI是没有评判性的倾听者,不会对用户表达的观点进行道德评判,是一个压力宣泄和隐私倾诉的“树洞”。

“随着AI技术的进步,可以做到定制化的陪伴,孤独感加剧的现代社会下,人们对于陪伴的定义要求更高,更需要取悦自己。AI可以模仿共情,为人们提供情感支持。”曲瑶如是说。

“潮玩拥抱AI是一次‘情绪价值重估’。”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过去潮玩靠稀缺IP和触感美学溢价,现在AI把静态收藏变成可交互、可成长的“活体”角色,溢价逻辑从“拥有”转向“陪伴”。

中国商业史学会老字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国际商贸中心数字流通研究室主任王春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上很多AI潮玩产品在功能和形态上相似,缺乏独特的创新点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大多数产品只是将传统玩具与通用大模型、IP角色进行简单组合,没有真正挖掘出AI技术与潮玩结合的独特价值。

对此,曲瑶表示:“我们在做产品竞调的时候,在硬性数据上做了很多对比,比如处理对话的反馈时间,每天能够处理信息的数量等等,这些数据支撑我们把这个产品做得更完善。”

“到底能否做到真正的陪伴,是我们重点的研究方向。”TOYCITY关联公司火星计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淦政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智能和拟人化是每一家AI陪伴企业都在努力攻克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AI更懂你、更拟人化,我们下一步的技术路径在于视觉,让AI知道你是谁,能够准确识别用户。”

“真陪伴”仍需突破多重关卡

近年来,主打陪伴功能的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传统科技巨头及新兴创业公司外,还有众多跨界选手。从机器狗、桌面机器人、仿生萌宠再到拟人形态,陪伴机器人的产品形态也在逐渐丰富,但无论形态如何变化,陪伴都始终是核心需求。

据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智能陪伴市场规模已高达28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间,将以30.8%的复合年增长率蓬勃扩张。另据IIM信息的数据,2025年全球家庭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00亿元),中国成为第二大单一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28%以上。

国泰君安在今年年初发布的研报认为,中国陪伴机器人潜在市场需求近万亿元。参考宠物市场、潮玩市场、智能监测手表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渗透率情况,测算出陪伴机器人在老年人群中的潜在需求约4200亿元人民币,在青年人群中的潜在需求约5000亿元人民币。在医疗场景下,尤其是孤独症儿童的情绪监控领域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在陪伴机器人的热度逐渐升高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行业实现所面临的挑战。

“从法律视角看,AI陪伴机器人的兴起带来了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及产品责任等风险。”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宇昊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法律方面,企业需重点关注数据传输加密、用户知情同意及防入侵设计。针对儿童的AI陪伴机器人需额外采取家长控制功能,确保数据最小化收集,并明确告知数据用途。企业应建立安全审计机制,防止数据泄露或被恶意利用,否则可能面临高额罚款或侵权诉讼。

今年4月,美国AI陪伴机器人公司Embodied宣告破产,该公司曾打造儿童陪伴机器人Moxie,并完成了超过6000万美元的融资,却依旧没能走得更长远,其高达800美元的售价让不少用户望而却步,在满足情感需求方面也表现得差强人意。

“从技术层面来看,目前AI陪伴机器人主要面临的技术瓶颈包括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的准确性、情感理解能力的不足以及个性化服务的局限性。”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理想的AI陪伴机器人应该能够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互动体验,具备高度的情感智能,可以理解和回应用户的情绪变化。其次,它们应当集成更多先进传感器和技术,如视觉识别和环境感知能力,使得机器人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