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亚马逊已收购 AI 可穿戴初创公司 Bee,Bee 联合创始人 Maria de Lourdes Zollo 在 linkedIn 发文中证实了这笔交易。

亚马逊也向外媒确认了收购消息,但指出交易尚未最终完成。交易金额未透露。
Bee 去年曾获得 700 万美元融资,产品包括:一款独立销售的和 Fitbit 类似的手环,售价 49.99 美元,另需每月 19 美元订阅费;一款 Apple Watch 应用。
该设备默认持续录音(除非用户手动静音),通过监听对话来为用户创建提醒事项和待办清单。
去年接受采访时,Zollo 表示,公司希望打造“云手机”(cloud phone)——即手机的镜像,让 Bee 设备可直接访问用户的账户和通知,从而提醒用户日程或代发信息。
此前,Rabbit、Humane AI 等公司也曾尝试推出类似的 AI 可穿戴设备,但均未取得显著成功。相比之下,Bee 仅 50 美元的定价更容易吸引想尝鲜、又不愿投入太多的消费者(失败的 Humane AI Pin 售价高达 499 美元)。
此次收购表明,亚马逊有意拓展可穿戴 AI 设备领域,而非仅局限于语音控制的家居产品(如 Echo 系列音箱)。OpenAI 正在研发自家的 AI 硬件,meta 已将 AI 整合进智能眼镜,苹果也被传在开发 AI 驱动的智能眼镜。
由于这类设备会全天候录音,隐私与数据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不同厂商在语音数据的处理、存储及用于 AI 训练的政策上差异较大。
Bee 现行隐私政策称:用户可随时删除数据;音频录音本身不会被保存、存储或用于 AI 训练;但应用会保留 AI 对用户的学习数据,以便继续提供助手功能。
Bee 此前还表示,仅会录制已口头同意被录音者的声音,并正开发“边界”功能,用户可按话题或地点设置自动暂停学习的规则。公司计划未来采用端侧 AI 处理,以降低云端处理带来的隐私风险。
周二收盘,亚马逊(NASDAQ:AMZN)股价下跌0.8%至227.47美元,总市值约2.41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