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套餐“诱骗升级”“退订难”等有解,三大运营商齐发声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贝壳财经 时间:2025-07-23 18:19:20

近日,三大运营商密集释放服务升级信号:中国移动推出十项承诺,涵盖透明消费、限时办结套餐变更等;中国电信精简资费套餐并全量公示;中国联通以十六项举措,优化退订流程……一系列动作直指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套餐资费不透明、退订难等痛点。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这是三大运营商响应工信部2025年工作部署、着力优化服务的具体行动。

去年,新京报贝壳财经在《运营商套餐乱象调查:暗增套餐、“诱骗”升级、资费降档难》中发现,手机套餐升档容易降档难并非个例,三大运营商的诸多用户均有类似遭遇。此外,运营商还存在“暗中给用户增订套餐”“‘诱骗’用户升级资费”等乱象。该调查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运营商服务乱象的广泛关注。

三大运营商齐表态:优化用户服务,规范业务退订流程

7月21日,中国移动举行发布会,推出“透明消费,明白办理”“主动提醒,放心使用”“套餐变更,限时办结”“业务退订,便捷无忧”等十项服务承诺。变更套餐时,无合约约定变更条件的,48小时内办结;客户可通过10086热线、自有营业厅办理退订业务,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2025年11月1日起,还可通过中国移动App退订。

7月20日,中国电信推出九项举措,包括精简优化在售公众用户电信资费套餐,实现全量公示,未公示不销售;规范电信业务退订办理流程,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征得用户同意后开通电信业务,让用户明白放心消费等。

中国联通在近日举办的合作伙伴大会上表示,推出四个方面十六项举措,包括精简资费套餐方案种类和数量、升级业务使用提醒、便捷业务退订等,其中,在便捷业务退订环节,规范业务退订办理流程,符合办理条件的当场办结。宽带退订需用户退还终端设备的,提供7天内上门办理预约服务。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振宇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消费者权益保护具体实践的落实,需要广大经营者自觉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一责任人责任,不断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主动预防和化解消费纠纷,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合力,构建更安全、更放心、更满意的消费环境。

工信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5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07亿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98亿户。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2亿户。

降档难、暗扣费、诱骗升级,运营商套餐乱象能否终结?

此前,据媒体报道,为给家里老人办理套餐资费降档,一位中国移动用户耗时2个月,往返老家两次,中间还经历一次“不降反升”。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去年的调查中发现,手机套餐升档容易降档难并非个例,三大运营商的诸多用户均有类似遭遇。此外,运营商还存在“暗中给用户增订套餐”“‘诱骗’用户升级资费”等乱象。

在调查中,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2024年3月底,浙江温州的周先生想把39元/月的中国移动手机卡套餐改成8元资费,但接线的移动客服表示自己并无相应权限,需要建工单(售后服务环节)由客户经理处理。然而,之后来电的客户经理先追问其更换套餐原因,接着又向其推荐59元和79元的新套餐,推销未果后又表示自己没有8元资费的变更权限,周先生需要去线下营业厅办理。

周先生非常不解,继续联系移动客服寻求解决。电话总共打了十几通后,他完全失去耐心,决定“携号转网”。没过多久温州本地工作人员联系周先生,劝其停办携号转网,并允诺给其一定优惠,同时表示自己也没有更改套餐的权限。多番折腾的周先生最后只能去投诉。之后工作人员终于答应给周先生一个折中方案:先为其降档成18元/月的套餐,每月再优惠10元钱,为期三个月,等周先生十一假期回温州时,再去线下营业厅沟通更改成8元资费的需求。

除了资费“降档难”,运营商套餐还存在“暗中为用户增订套餐”“‘诱骗’升级”等情况。河南刘女士这几年使用的是中国联通一款29元/月的大王卡套餐,2024年6月她发现,个人资费账单里从两个月前开始多出一个叠加套餐,每月多扣15元,此外还多了个5元短信包。她非常困惑,因为她并未主动订购过这两个套餐。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源评论称,运营商的这类区别对待(升级和降档)属违约行为。“对运营商来说,为用户升级套餐和降档套餐都属于合同约定下应当履行的义务,基于公平原则,在提供同类服务时不应因对自身是否有利而有所差别。”李源还提到,用户办理降档套餐也是在购买服务过程中自主选择服务方式的行为,运营商无权干涉或者对此设置障碍,否则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对于“暗中为用户增订套餐”“‘诱骗’升级”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这两种乱象都是用欺诈手段使消费者陷入消费误区,是一种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即合同可被撤销。其本质上也是因欺诈获利,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运营商套餐乱象调查:暗增套餐、“诱骗”升级、资费降档难

谁动了老年人的手机套餐? 电信“0元购机”,背上3年分期还款

来电显示收费成灯下黑,老用户困在运营商的套路里

运营商异地业务调查:跨地销号退款难,异地卡办宽带被多收安装费

运营商携号转网难调查:不知情合约、名额和低消限制、话费退还难

逝者手机号继承之困:有的要证明“我妈是我妈”,有的还需要遗嘱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韦博雅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穆祥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