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砺商业评论 曾宪勇
“高新科技正以迅猛的态势集聚发展,尤其中国企业正在从追赶实现超越,都在用最优的姿态做到极致。” 知名学者李泽教授表示,这种“蓄力”与“极致”的背后,既是中国科技界追逐中国梦的坚守,更是对“新质生产力”时代命题的主动回应。
7月23日上午, 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以 “数驱新质・智创未来” 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AI)、5G-A/6G、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汇聚全球政产学研力量,共探AI驱动下的产业升级路径与数字生态重构。知名学者、教育大V、985海归教授讲升学账号主理人李泽教授受邀参加了本次大会。
李泽教授与宇树科技机器人互动合影
李泽教授认为,AI 对学子教育的赋能是全链条、多维度的,核心是让教育更精准、更高效、更个性化。AI + 教育咨询的终极目标不是 “替代人”,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 “定制化” 的规划服务。
他以高考志愿填报举例,“高考志愿填报,绝非仅凭当下热门便盲目抉择,这种做法无异于刻舟求剑,难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变化。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能仅仅关注当下的热门专业,而应深入研究未来 15 年相关行业的发展潜力、人才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变革对专业的影响。”考生要重点思考自己15年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了解15年后专业的需求度和饱和度,从而倒推当下的选择。
李泽教授表示,在 AI、算力互联网等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教育规划或咨询更应“以终为始,15年规划”的核心理念,摒弃“短期升学”才能更好为人服务。尤其高考志愿填报要以“就业质量”为导向,逆向倒推未来15 年社会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的预判,来制定当下的教育和职业发展路径,构建“全生命周期培养路径”。
李泽教授在展会现场试驾小米新款汽车
同时,本次互联网大会展览板块设三大核心展区及特色专区,其中智慧医疗大数据、低空飞行器,仿真美女机器人等成为展览现场明星展品。展会现场,985海归教授现场与宇树科技机器人和广州高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进行互动握手,并跟部分参展商交流了低空经济、5G等技术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现状。
在本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举办前夕,李泽教授刚刚加入中国互联网协会,因此他也对本届盛会有着深刻的感受。
“这是我首次加入中国互联网协会并参与大会,深感荣幸。这次我专门从伦敦回国参加会议并学习。”李泽教授表示,本次“数驱新质・智创未来” 的主题精准捕捉了行业脉搏,现场汇聚的政产学研精英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让他真切感受到全球互联网技术迭代的加速度。
李泽教授尤其关注到 AI、5G - A/6G、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的突破,这些技术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产业应用。比如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不止于工具层面,而是重构人才培养逻辑;5G-A技术催生的智能交互场景,正重塑未来学习与工作形态。这种“技术突破—产业落地—人才需求”的闭环,让我对互联网赋能社会发展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李泽教授本次参会最大的感受是,互联网技术的演进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跨领域协同创新。这既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培养方向,也提醒学子们在规划未来时,需具备跨界思维和持续学习能力,才能在 “数智时代” 找准自身定位。
本次中国互联网大会中处处闪现着AI的身影,对于AI这个新一波热潮,李泽教授认为,“AI始终是工具,最终还是要回归‘人的成长’——它替代的是重复的数据整理工作,而教育规划中对学生性格特质的洞察、职业价值观的引导,仍需要专业咨询师与 AI 协同完成,这也是我们团队一直践行的‘科技+专业经验’教育服务模式。”
在李泽教授看来,AI+教育咨询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替代人”,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定制化”的规划服务——就像他一贯的教育宗旨“成长路上一路同行”,技术让同行的路径更清晰,而人的温度让同行的过程更安心。(曾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