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工作室
分布式算力网络成为AI时代的新战场,曾经的视频巨头创始人能否圆梦资本市场?
2005年,当姚欣在华中科技大学宿舍里写下PPLive(后更名PPTV)第一行代码时,他可能不会想到,自己将在二十年后以另一种身份再次站上资本市场的门槛。近日,这位以比尔盖茨为偶像、自名Bill Yao的创业者,在将PPTV出售给苏宁十一年后,携新公司派欧云(PPIO)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后来,PPTV的发展也超出了想象,曾覆盖全球4.5亿用户,累计融资超7亿美元,获得软银、德丰杰等顶级资本加持。但最后在激烈的视频平台竞争中,PPTV最终于2014年以4.2亿美元出售给苏宁。出售PPTV后创始人姚欣一度淡出公众视野,赴硅谷访学并转型投资人。
2016年至2018年,姚欣在蓝驰创投担任投资合伙人,同时联合发起中国首家科技创业非营利组织AI创业营。这段经历让他对技术趋势有了更深的洞察。
2018年,姚欣感觉时机到了,而这时的AI和5G浪潮已经掀起,技术浪潮的更迭与创业时机的成熟,促使姚欣与老搭档王闻宇再度联手。2018年5月,两位华科校友在上海共同创立派欧云(PPIO),瞄准了算力供需错配的市场痛点。王闻宇持股11.41%,姚欣夫妇控股50.61%,技术+商业的黄金组合再度成型。
2、边缘云与AI云的协同布局
派欧云的崛起建立在对云计算演变的精准预判上。随着AI大模型爆发,传统集中式云计算架构面临瓶颈远距离传输导致延迟增加,难以满足实时推理需求。
派欧云开创性地构建了分布式云计算平台,将分散的计算资源整合为统一服务网络。
根据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派欧云营收分别为2.86亿、3.58亿、5.58亿元,复合增长率39.7%,营收三年翻倍,边缘CDN收入占比从9.5%跃升至28.1%。而同期净亏损0.85亿、1.89亿、2.94亿元,亏损持续扩大,主因研发投入(占收入15%-19%)及算力网络扩张。
目前,据灼识咨询预测,国内的边缘云市场规模从2024年132亿元 → 2029年370亿元(CAGR 22.9%);而AI云计算市场从全球规模2024年315亿元 → 2029年4277亿元(CAGR 68.5%)。全球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仅50%-70%,存在巨大优化空间。
派欧云的边缘云计算服务业务占据了总营收的98.1%,其中边缘节点服务(2024年收入3.91亿):将算力下沉至离用户更近的边缘节点,适用于音视频处理、工业物联网等场景;边缘CDN(2024年收入1.57亿):利用分布式缓存技术加速内容分发,三年收入占比从9.5%升至28.1%。
这种股权设计既保障了创始团队的控制力,又为专业投资机构留出空间,为上市后的治理结构奠定基础。
此次派欧云的港股IPO,将重点投向技术升级(分布式云与多模态API)、市场扩张(尤其是海外新兴市场)及算力网络优化,直指万亿美元AI基础设施赛道的核心痛点。
姚欣曾反思PPTV之战:只顾与PPS近身肉搏,却错过UGC浪潮。 此次PPIO的选择押注AI推理成本下降1000倍的未来,以分布式架构支撑免费AI应用时代,既是技术信仰,亦是商业豪赌。
香港交易所的钟槌已经悬停半空,而硅谷的服务器仍在嗡嗡作响。姚欣从PPTV带走的不仅是一段未竟的上市梦,更是对流媒体时代算力瓶颈的切肤之痛。
当全球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长期徘徊在50%-70%,当大模型token消耗量以每月百亿级速度飙升,派欧云编织的分布式算力网络,正在试图缝合AI时代最深刻的供需裂缝。但是,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时期,冲刺AI infra(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港股第一股,姚欣能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