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2030年可坐上“空中出租车”?记者实探低空经济“示范样板间”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证券时报 时间:2025-07-24 18:16:50

记者实探。

以“启航低空经济,赋能千行百业”为主题的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7月23日至26日在上海举办,近300家参展商集中展示了低空经济领域的新兴技术、科技产品以及低空基础设施、制造与配套服务等。

今年以来,eVTOL订单激增,低空经济正从“政策催化”阶段向“订单兑现”阶段演进,商业化和产业生态成熟化进程显著提速。部分业内人士称,2025年为低空经济商业化元年,这在本届博览会上也可见一斑。

2030年前后坐上“空中出租车”

峰飞航空科技携5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龙(缩比机)亮相博览会。据介绍,盛世龙eVTOL航空器采用纯电驱动和复合翼构型设计,兼具垂直起降的灵活性与固定翼巡航的高效性,无需传统跑道即可完成起降,航程200公里,巡航时速200公里,可搭载5人(1名飞行员和4名乘客)。

图:峰飞航空科技展区

峰飞航空科技高级副总裁谢嘉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峰飞航空5座载人航空器盛世龙研发及适航进展顺利,目前多项审定计划已经获得局方认可,即将进入符合性验证阶段,争取在2026年取证后投入试点运营。

就在本届博览会开幕的前一天,峰飞航空科技交付了全球首架获颁“适航三证”(TC、PC和AC)的吨级以上货运版eVTOL。

“安全是航空业发展的首要前提。”谢嘉对记者表示,当前国家低空经济政策导向以“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为原则,引导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场景有序拓展。峰飞航空科技的技术及商业路线为“由小到大、由物及人”。

在御风未来展台,其自主研发的2吨级载人eVTOL“空中出租车”M1吸引多名观众驻足。对于乘坐成本和商业化进展,御风未来工作人员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M1的乘坐成本早期预计略高于出租车,未来规模化运营后价格将进一步下降,真正实现‘空中出租车’的普惠价值”。

“公司力争2027年取得载人适航证,实现点对点载人航线飞行,形成低空经济‘示范样板间’。预计2030年前后实现固定航线客运,逐步构建覆盖城市通勤、城际互联、岛屿速通的立体交通网络。”上述工作人员介绍称。

图:御风未来展台

开幕当天,沃兰特航空与泰国泛太平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Pan Pacific”)、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程”)在展馆内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Pan Pacific向沃兰特采购500架VE25-100天行eVTOL,该订单总金额达17.5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高等级客运eVTOL获得的最大单笔国际订单。

图:沃兰特航空展区

沃兰特航空合伙人兼高级副总裁黄小飞表示,eVTOL的商业化之路要结合应用场景。海外市场更要结合人口密度和地理属性,评估从空白到成熟的演进进程,科学地进行基础设施和航线的部署,这是沃兰特一直坚持的商业化落地原则。

低空伙伴“建群”干大事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于产业、生态和场景。基于此,低空产业链上各方纷纷建立起产业联盟、联合体等合作机制,力图完善生态要素配置、加速场景落地实践。

在本届博览会上,“华东(含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正式揭牌成立。联盟由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指导,上海机场集团、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空经济服务专委会、上海市航空学会等单位发起,联合华东地区七个民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上海金山、江苏南京、浙江杭州、江西赣州、安徽安庆、山东青岛、山东东营)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共同组建。

据介绍,今后,联盟将积极搭建低空经济产业链交流平台,重点开展政策研究、标准规范制定、产学研技术合作、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推动区域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上海乃至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会期间,“eVTOL规模化总装制造基地建设联合体”宣告成立。记者获悉,该联合体将充分发挥上海在大飞机、发动机、机载系统三大链主和民航人才集聚的优势,支持eVTOL等低空新型航空器加快研制(特别是倾转旋翼和复合翼两条主流技术路线),并依托金山区、闵行区的总装制造集聚区优势,服务领军企业规模化落地。联合体将协同长三角区域内飞控、复材、动力系统、通讯导航链路、挂载等产业链资源,致力于构建世界级eVTOL装备产业链集聚区。

借助博览会这一平台,多家低空经济龙头企业推动新的合作成果落地。

御风未来分别与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低空基础设施标准建立、低空应用场景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等方向深入协同,携手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空经济示范样板”。

基于战略合作,御风未来和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整合各自资源优势,在低空基础设施标准建立、低空试飞测试体系建设、低空应用场景打造、国家及省部级专项课题申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及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等方向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推进上海市低空经济发展重点任务。

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林育钿表示:“御风未来在eVTOL研发和商业化方面具备扎实基础。希望通过双方紧密合作,进一步推动低空飞行器飞起来、基础设施建起来、应用场景活起来、低空产业聚起来、安全运行强起来,全力开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责编:李丹

校对:刘星莹

版权声明

" Type="normal"@@-->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