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
撰文丨华见
辛巴的“家人们”,你们在直播间抢到的卫生巾,可能含有致癌的物质。
这可不是标题党,权威媒体新京报今天一早,就发了篇重磅调查报道,这标题还算保守,但自媒体的报道可惊悚了。
“卫生巾”“硫脲”“致癌”等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吓得不少女性的经期都不敢来了。
先说说这硫脲是啥。
花朵财经查了下,它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归为3类致癌物,长期接触的话,可能对甲状腺不好,甚至影响身体其他机能。
根据新京报的报道,有30多位长期用这款卫生巾的消费者说自己查出了甲状腺癌,还有10位准妈妈反映,孕前用了之后,出现了胎停或者新生儿甲亢的情况。
至于是不是因为辛巴的卫生巾导致她们出现上述症状,不好说。
事情出来后,两边的说法有点不一样。消费者自己送检的报告显示多个批次都有硫脲,含量最高的一款达到了16653.4679μg/g。
但辛选集团那边回应说,找汕头市监部门抽检的结果是合格的,没查出有致癌问题,也甩出了相关检测报告。
但无论结果如何,辛巴这次,又遇到大麻烦了。
要聊这事儿,得先说说“棉密码”。
作为辛巴2017年就推出的“亲儿子”品牌,它赶上了直播电商的黄金时代。8年累计33.3亿销售额,2022年巅峰时一年卖近9亿,单场直播就能狂销54.9万件。
按照咱们国家女性人口大概6.8亿计算,差不多每4位女性就有1位买过。当然,这只是平均的情况,但实际上数量也很惊人了。
它能卖这么好,一方面是辛巴的名气带得动,另一方面它主打的那些概念,像什么茶多酚芯片,用了德国汉高的背胶、日本住友的吸水高分子,听着就挺高端,价格又不算贵,自然吸引了不少人。
接着分析下这个品牌,懂直播电商的都知道,“棉密码”虽说是“自营品牌”,其实玩的都是轻资产的套路。
根据资料,“棉密码”生产方是广东伊美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家注册资本1000万的地方企业,而辛选集团主要负责“研发指导”和直播间吆喝。
这种“品牌方抓流量+代工厂搞生产”的模式,好处是能快速起量,坏处嘛,品控全看代工厂良心。
比如卫生巾里的芯片,这东西现在没专门的国标,全靠卫生巾厂家自己把控。
有业内人士说,有些商家为了让芯片在直播间的实验里看起来效果好,就不用贵的茶多酚,改用便宜的硫脲,因为硫脲让碘伏褪色更快,视觉效果更明显。
棉密码这次事件,争议点还在于标准的漏洞。
消费者送检的硫脲在旧国标GB15979-2002中并未被纳入检测范围,而新国标GB15979-2024虽然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禁止使用硫脲等化妆品禁用物质,但旧产品仍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
这意味着,现在货架上那些2025年7月前生产的卫生巾,就算含硫脲,按规定还能合法销售。
但你要在行业标准没有那么清晰规范的情况下,你想市场上全是良心商家,未免有点太理想化了。毕竟卫生巾这行当毛利率普遍超50%,比很多化妆品还赚钱。
有业内人算过一笔账,普通卫生巾成本里,原材料占40%,包装15%,剩下的45%都是品牌和渠道利润。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分析,2023年全球卫生巾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00亿美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2%。
中国市场更是增长迅猛,2023年女性卫生用品市场规模达703.4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500亿元。况且根据权威机构的预测,线上渠道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这么大的蛋糕,自然吸引了各路玩家入局。这就不难理解,为啥黄子韬的“朵薇”能爆卖1.2亿片。而小米在网友强烈建议“雷军做卫生巾”的呼喊下,连忙更改了营业范围。
其实不光黄子韬,各路网红都想在女性卫生用品里分杯羹,因为这行当妥妥地藏着高利润空间,加上直播间“买一送三”的促销,消费者很容易被“性价比”冲昏头。
但对于企业来说,高利润不代表可以忽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就连黄子韬都说出了“只要出一点点问题,我就再见了”,品牌方更应该肩负责任担当。
今年315晚会,央视曝光残次料流入卫生巾市场,一众牌子牌子被点名。
自由点在3月16日抖音日销售额暴跌97%,从百万级骤降至2.5万元。
全棉时代母公司稳健医疗股价在3月17日开盘暴跌18%。
而苏菲因行业整体信任危机,市场份额被新兴品牌分流,线下渠道增速放缓至5%。
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别被“直播专享价”冲昏头。买贴身用品前,多看看成分表,认准新国标产品,实在不放心,选那些不玩“芯片玄学”的基础款,然后就是尽量选那些资质齐全有科研实力的牌子。毕竟,比起被打脸的实验数据,实打实的安全更重要。
(QYResearch 消费品研究中心)
至于辛巴会不会重蹈小杨哥的覆辙?现在还不好说。
但可以肯定的是,直播电商的下半场,拼的再也不是谁喊得响、谁砍价狠,而是谁能守住“安全”这条底线。毕竟,流量再大,也填不满信任的窟窿;销量再高,也换不回健康的身体。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