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成都发布千亿未来产业基金,向全球合作伙伴发出邀约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深蓝财经 时间:2025-07-24 20:10:49

来源丨FOFWEEKLY

成都向全球资本发出邀请函。

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正式启幕,同步亮相的还有覆盖10个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的“政策礼包”及100个产品、100个场景的“双百清单”。

这不是简单的资金堆砌,而是一座城市对未来产业的系统落子。当全国创投市场仍在周期中调整,成都已悄然织就一张覆盖“硬科技”全生命周期的资本网络。

1

向全球资本发出邀约函

2025年7月24日,成都。一场以 “到成都·投未来” 为主题的未来产业基金发布及产业对接活动正式启幕。现场重磅发布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和“双百”清单——100个产品清单、100个场景清单。

本次活动以“基金+园区+政策”的创新模式为核心架构,构建多层次产业生态“孵化器”。

据悉,未来产业基金集群明确以“天使+创投”双轮驱动,锚定产业培育、资源撬动、赛道引领与生态构建四大核心目标,其设计意图直指通过财政资金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布局未来产业关键环节。

值得关注的是,现场超过百家一线投资机构现场共同发起 “投成都”未来产业投资联盟。

活动现场即成为资本对接的“热土”。多只子基金和重点项目现场完成签约,其中,基金投资金额约40亿元。本次活动达成意向投资金额约800亿元。参会嘉宾纷纷表示,“投成都”未来产业投资联盟将成为投资界、创投界一张响亮的名片。

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表示“成都的投资环境很好,吸引了很多中高端人才到成都来创业生活,也诞生了多家独角兽的企业”;险峰K2VC管理合伙人赵阳表示“成都具有友好开放的政策支持、丰富的高校人才和原始创新资源,更加难得的是成都具有完备的产业生态”。

活动通过“园区承载+赛道牵引”模式,聚焦成都市10个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现场发布了“立园满园·共投未来”政策礼包。该礼包将从多维度解析成都培育未来产业的良好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投资导航”。

值得一提的是,飞行汽车、前沿生物、量子科技等24个未来产业细分领域的部分“硬科技”企业代表,携最新产品亮相,用自己的成长故事讲述成都在科技创新、创投领域为企业赋能的故事,让更多企业和投资者了解成都、发现成都,在成都碰撞行业未来。

除了项目签约,现场,成都高新区策源资本同高瓴投资、北京大学成都研究院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高校院所等,共同签署了《“到成都·投未来”倡议书》。作为成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成都高新区自2022年实施5年3000亿元基金组建计划以来,已累计出资组建基金超160只、总规模突破3400亿元,形成了中西部最大规模的区级合作基金群,为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劲的资本动力。希望能以此次倡议书签署为契机,邀约全球合作伙伴共享成都发展机遇,共绘未来产业新图景。

2

四川创投生态跃升

成都千亿基金背后,一场更宏大的创投生态变革已在四川全域铺开。

今年5月份,《四川省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其核心突破直击行业痛点:

容错机制突破: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损失容忍率提升至60%,投向种子期或未来产业时可达80%,单个项目允许100%亏损。

返投松绑:鼓励取消返投比例,消除GP落地最大障碍

目标蓝图:到2030年实现管理规模4000亿元,管理人500家

政策“含金量”更体现在激励机制上,为吸引GP落地四川,《措施》还提出一系列真金白银的奖励机制。包括对贡献突出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高级管理人员,依法依规给予给予税收、医疗、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支持,对机构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给予奖励等举措。

四川省省委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若干措施》惠及创业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个人及科技创新企业等主体,为创业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个人等提供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生命周期服务,为科技创新企业等被投企业提供投后赋能、落地服务保障及投、贷、保、担联动资金支持。

某经济研究人士评价称:“此举通过‘全生命周期服务’回应了科创企业融资需求,为GP注入“敢投”底气,为科创项目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3

西部创投的春天

四川创投市场的快速崛起已不容忽视。

近年来,四川省出资活跃度一直位居前列,尤其是成都、泸州等地,是许多创投机构的热门目的地。

今年以来,从母基金出资层面来看,四川依然保持活跃速度。

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成都开幕,总规模50亿元的省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启动,并签约了一批揭榜项目和基金拟投资项目;5月16日,乐山市发布600亿产业投资基金群;同月,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启动第六批子基金管理机构遴选计划。年初以来,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四川省先进制造投资引导基金等多只母基金纷纷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人。此外,3月份,四川首只国家科创母基金也宣布落地。

政策杠杆迅速撬动资本格局。2025年上半年以来,四川LP出资呈现多元爆发:一边是海底捞、泸州老窖、五粮液等产业资本密集出资;另一边是国资引领与区域协同基金共同发力。

尤其是成都高新区,已成为资本聚合“强磁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其设立基金154只、总规模3236亿元,形成中西部最大产业基金集群,并构建起涵盖“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的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实现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全覆盖。

当前的四川创投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成都在中国西部的战略地位愈加突出。对于GP来说,四川不仅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投资市场,更是一个可以深耕细作的产业高地。

一直以来,引导基金因相对复杂的决策流程、返投比例、属地化注册限制等要求,始终是GP募资时的痛点。

不过这两年,行业风向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多地引导及基金开始探索市场化改革。而四川不仅给出明确的容亏机制,出资比例方面也有新的整,同时创新性的打破基金注册地和返投比例,全力打造创投新热土,为机构注入“敢投”底气,可谓诚意十足。

未来,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将为创投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4

结语

越来越多的GP开始将目光投向成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投资热土,成都的创投市场正在快速变化,吸引着各路资本的涌入,吸引着具有前瞻眼光的投资人们。

某机构合伙人坦言:“这里能找到敢投早期的LP,有承受风险的制度,还有愿意试错的城市——这才是未来十年的创投战场。”

随着成都千亿未来基金开始交割,将吸引更多未来产业落地,在资本与产业碰撞的火花中,西部创投高地正悄然崛起。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