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俐辰
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这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
封关不是封岛,而是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封关后,当地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会带来哪些变化?海南又将迎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海南居民消费更实惠
受访专家认为,封关之后,海南居民的日常生活将出现明显变化。
中国南海研究院公共外交与海南开放研究所负责人、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研究员于涛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在消费层面,未来岛内居民“零关税”正面清单政策落地后,居民可在清单范围内免税购买进口消费品,享受更实惠的进口商品;教育、医疗、旅游等高质量服务供给增加,实现“不出岛”享受国际化服务。
在生活层面,国际学校、高水平医院、文化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持续完善,城市宜居度和国际化水平同步提升,吸引更多国内外人才来琼工作、学习、生活。
在就业层面,企业集聚带来岗位扩容,但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传统产业竞争加剧,需通过技能升级适应新岗位;企业发展壮大将带动财政收入增长,为公共服务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指出,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促使部分传统产业进行调整或转移,进而影响居民原有的收入结构。此外,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有望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为旅游从业人员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海南市场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于涛表示,一方面,海南全岛封关有利于海南自贸港加强国际合作和推动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有利于海南自贸港保持与内地的紧密联系,参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封关运作后,企业也将享受新的政策红利。“一线”进口“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大幅提升至74%,在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将更好地推动海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出台的“禁限清单”,首次全面系统地明确了海南自贸港现禁止、限制管理措施的进出口货物、物品范围,以“法无禁止皆可为”的理念,为企业开展相关业务提供明确指引,通过更加宽松的管理措施提升了贸易自由便利化水平。
此外,海南封关运作所涉及的“零关税”政策扩容、贸易管理松绑等措施,将进一步提升海南市场的整体吸引力。
周密认为,这种吸引力并不仅限于面向消费者的进口产品层面,而是将促使制造业在区域内进行重新布局,营造一个与现行体制不同的贸易环境。这一变革并非仅仅停留在关税层面,还涵盖了进出口管理制度的调整以及海南本地税制的配套改革。
如此一来,将使海南成为更适宜投资与产业发展的目的地,显著降低企业在区域内的运营成本,从而推动海南在国际经贸关系中成为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区域,促进相关企业的合作与稳定发展。
封关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对于海南经济而言,封关既是重大机遇,也伴随一系列挑战。
周密认为,封关运作将对海南经济实有效的支撑,其核心体现在对创新动能的激发上。随着企业流动性与人员流动性的同步提升,海南本地的经济活动频率与社会整体活跃度均将获得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技术、知识、技能以及知识产权等各类高端要素将加速向海南集聚,从而推动海南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阶上移,并有效提升产业附加值。
周密指出,在此过程中,税制亦将发生相应调整,既包括税率的进一步下调,也可能伴随税基的持续扩大。因此,对于海南经济而言,封关既是重大机遇,也伴随一系列挑战,但总体仍具备实现更加高效、可持续增长空间的现实可能。
国是直通车
编辑:高琰瑭
责编: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