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特斯拉、智界、小米车大PK,海量数据告诉你真相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浩 易车 时间:2025-07-25 00:10:29

在AI时代,数据成为智能汽车的关键竞争点。通过训练,数据能够使辅助驾驶系统做出更加智能和类人的决策,推动辅助驾驶技术进入新的竞争阶段。

马斯克曾表示:当训练视频数量达到 1000 万个时,系统的性能将变得令人难以置信。

许多品牌已经突破了这一训练量,例如本期《超级开箱》中的三款SUV:

配备华为乾崑ADS3.3.2版本辅助驾驶系统的智界R7;

小米YU7首发搭载了1000万Clips版本的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

以及搭载FSD、主动邀请友商对比的特斯拉Model Y。

那么高训练量的辅助驾驶系统表现有多类人?自主品牌辅助驾驶和海外FSD谁更强?最新版本的华为辅助驾驶和小米辅助驾驶表现都如何?

我们对这三款车进行了城区领航以及主动安全两方面的测试,包含能拉开差距的高难度场景。

看完视频,相信你会对以上问题有一个答案。

由于目前只有老款特斯拉可以启用FSD,所以城区领航环节我们使用老款特斯拉ModelY,主动安全测试环节我们使用新款Model Y。

城区领航

城区领航测试是在苏州进行,全程超70km。覆盖城区主干道、人车混流狭窄单行道、乡村道路等多种路况。

路口通过能力直接影响到领航路线的正确性,所以我们挑选了7个代表性路口,来看看三款车的通过情况:

最难的路口是我们在乡道上需要右转下斜坡经过一个桥洞,没有路口指示牌,稍有点距离就无法发现入口,车上人员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小米YU7表现为直行错过了路口。

特斯拉Model Y发现路口但不确认,选择继续直行。

我们推断可能是桥洞建筑给了特斯拉右侧有障碍无法通行的干扰,这在特斯拉官网说明上也能找到一点痕迹。

比如特斯拉表明主动巡航在上坡时可能把握不准距离,所以坡度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特斯拉的判断,而特斯拉正常行驶时遇到障碍比如封路之类的它会试图找寻别的出口,所以出现这一幕。

下坡路对于智界R7来说算是专业对口了,它没有犹豫,提前打灯,找准路口直接下。

一方面是硬件优势,智界R7采用192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250米,具备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能低时延3D建模坡道路面。

另外,华为ADS方案针对坡度路作了针对性优化,智界R7在去年就首发了智能下坡巡航,不仅能识别坡度、自动控速,还能结合途灵底盘调节悬挂,让下坡更稳。

在专用道进行右转的场景,则展示出了中西辅助驾驶的差异。

智界R7和小米YU7轻松实现右转,但特斯拉Model Y却没有调整好对于非机动车道的策略,所以在进入右转专用道后试图挤入狭窄的非机动车道。

可能是因为在海外“老家”没碰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没做优化。

从功能覆盖度上来说,智界R7、小米YU7和特斯拉Model Y对于不同路况的包容性是很强的。

比如狭窄的石子路街巷、没有车道线的商业美食区,以及偏僻乡村等,基本都可以启动功能。

再来看三款车在路上应对各种障碍物的能力。

对行人、非机动车、临停车的基础绕行能力都还不错,但在高密集障碍区里,三者表现就截然不同。

特斯拉Model Y整体感知能力很强,但似乎有点“近视”。

比如它在一次提前绕行右侧瓜筐时由于左侧也受限所以没拉开太大距离,离近时就差点压着人家瓜框。

它在开阔区域的绕行表现非常优秀,但离人近时就会停滞。

这也是特斯拉FSD一直以来的特点,它的这套做法在美国倒是没什么问题,起到了很好的礼让效果,而且通常能指引周边人迅速离开。

但国内多行人穿梭、人车混流,这种情况,特斯拉属实吃不消。

智界R7的表现就更成熟,慢速地左绕右绕,在人群中穿行。

小米的敏感度则处于中间,有避让主动性,但是碰到对方过来速度较快时就会停滞或要求驾驶员手动驾驶。

对于锥桶占道,三款车也都可以变道避开,较灵活。

主动安全

不打开领航辅助的时候,这三款车的主动安全能为车主带来多少保障呢?我们来专业封闭测试场地,还原了5个高频风险场景,测试结果如图:

静止水马

前四个项目的起测速度为35km/h,测试上限为125km/h。

在“最后一个前车切出遇静止正车尾”项目中,由于此类情况多发生在高速公路上,因此测试起始速度设定为80km/h,测试上限为120km/h。

在首个静止水马项目中,特斯拉的失误使我们损失了两万四。

特斯拉的AEB功能对水马毫无反应,然而其标配的“行人保护装置”却异常敏感。一旦该装置启动,需要更换所有相关零部件,且维修费用高昂。

在此,我们代表广大特斯拉车主,呼吁厂家优化“行人保护装置”,例如降低维修成本等。

因此,在后续的AEB项目中,我们更换了一台新款Model Y。然而,由于“行人保护装置”的限制,测试员在尽量极限的状态下进行测试,一旦预判AEB功能无法成功触发,便立即采取人工驾驶避让。所有数据仅供参考。

小米YU7和特斯拉Model Y在面对静止水马时,均未触发自动紧急制动(AEB)功能。

智界R7在125km/h的速度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刹停性能。

智界R7在低速行驶时,AEB的触发时间相对较晚;然而,当车速提升后,AEB的触发点会提前。因此,其AEB系统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误触发,并结合车辆速度和必要的刹车距离,合理确定AEB的触发时机。

成人日间横穿

日间成人横穿已纳入最新国家标准,预计于2028年实施。

在35km/h的速度下,特斯拉的制动触发时间较晚,几乎与驾驶员决定手动紧急避让的时机相同。

小米YU7和智界R7均实现了在较高时速下的避障功能,其中智界R7更是在125km/h的速度下成功刹停。

日间非机动车斜穿现象

日间非机动车斜穿的现象,反映了国内某些地区的交通特色。

特斯拉Model Y 和小米YU7 虽有预警功能,但无法实现自动刹停以避障。

智界R7在105km/h的速度下能够预警并自动刹停以避障。当速度达到115km/h时,系统同样会发出预警并进行制动,但制动力度不足,可能会导致碰撞。

夜间逆光下的儿童突然出现

夜间逆光条件下,儿童突然从障碍车后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冲出,碰撞点为50%。对向车辆的灯光极其刺眼,给驾驶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未能及时刹车以避免碰撞。

小米YU7和智界R7分别在55km/h和65km/h的速度下均能成功刹停避障,整体表现优异。在低可见度环境下,驾驶者通常会保持较低的车速,因此这两款车型的表现尤为令人满意。

前车突然变道遇静止车辆尾部

前车突然变道,遇到静止的正车尾,留给测试车辆的反应时间非常短暂。

小米YU7在时速80公里的情况下能够预警并自动刹停,但自动刹停后系统会解除制动。因此,车主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请务必及时补踩刹车,以避免发生追尾事故。

当速度达到100km/h时,小米YU7虽有反应,但已无法有效制动。

特斯拉Model Y在时速80公里时能够提供预警并自动刹停,且其制动距离令人更加安心。

当车速达到100km/h时,系统发出预警,但刹车时机过晚,驾驶员选择手动避让。

智界R7在时速80公里和100公里的情况下均能触发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以避免障碍物。

当车速达到120km/h时,系统预判当前距离不足以完成刹停,会自动触发eAES增强自动紧急转向辅助功能。具体而言,当车辆检测到存在碰撞风险且仅靠制动无法避免时,eAES不仅会实施紧急制动,还会同时控制车辆进行横向避让,以规避障碍。

我们还进行了一次130km/h的测试速度,同样触发了eAES安全避让功能。

在主动安全方面,智界R7延续了华为系统一贯的高水平表现,小米在升级新版本后也取得了显著进步,而特斯拉目前尚未在AEB功能上进行重点开发。

结语

大数据显著提升了城区领航辅助系统的可用性,该系统现已能够应对大多数路段,从而有效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然而,风险往往在瞬间发生,尽管领航辅助和AEB系统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提供“人机双保险”的安全冗余,但仍有其无法应对的情形。因此,驾驶员应保持专注,合理利用辅助驾驶系统的功能。

在观看本期视频后,您认为智界R7、小米YU7和特斯拉Model Y中,哪一款的表现最令您满意?

升级至最新版本的智界R7和小米YU7,它们的表现是否超出了您的预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