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新世代」零一万物抢滩企业级智能体,李开复在B端市场“挖新矿”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华夏时报 时间:2025-07-25 10:31:31


(石飞月 摄影)

本报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都说今年是智能体爆发元年,AI企业们确实不负众望,纷纷推出了自家的智能体产品,其中不乏OpenAI这样的行业佼佼者,以及Manus这样的黑马。近日,零一万物也宣布入局智能体战场,正式推出企业级Agent。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智能体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产品价值被部分夸大,行业应用尚且不足。

零一万物作为“AI六小虎”之一,算是较早从“百模大战”中抽身而出的一家AI企业,其创始人兼CEO李开复对于市场和企业的判断十分务实,将烧钱的超大模型业务留给大厂们,转而深度开发B端企业市场。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的消息,开年至今,零一万物整体的收入已经超过去年。

智能体大战

“传统企业和AI公司,都无法独立引领Agent生产力革命。”李开复对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说。因此,零一万物要做的,就是搭建在传统企业与AI公司之间的那条桥梁,这也是该公司今年的转型方向。

3月,零一万物发布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时隔4个月,该公司又带来了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2.0版本,而这次最核心的产品,是智能体。

在零一万物看来,受限于当前基座模型对垂直产业的理解深度与工具调用能力的成熟度,市面上多数Agent方案仍无法满足企业在复杂业务场景下的实际需求,且市场上诸多面向C端用户的通用型Agent的底层逻辑以普适性为重点,因此在企业级工具接入、定制化能力上存在明显短板。

因此,零一万物选择了企业级智能体赛道。李开复将AI Agent的发展路径分为三个演进层级:L1工作流Agent、L2推理Agent和L3多智能体Multi-Agents。零一万物表示,其企业级Agent已步入L2阶段,即Agent具备基于大模型的任务规划能力,能通过推理机制自主判断任务步骤,调度多种工具完成复杂目标,并自称与OpenAI最新发布的ChatGPT Agent处于同一技术水位。

今年以来,来自国内外的AI公司都将智能体的发布提上日程:今年1月,OpenAI推出其第一款智能体Operator,上周又推出了全新智能体产品ChatGPT Agent;3月,Monica.im团队推出AI Agent产品“Manus”并一夜爆红;4月,智谱推出全球首个集深度研究与实际操作能力于一体的Agent“沉思”;同样在4月,百度推出了一款以“AI任务完成引擎”为核心的通用超级智能体产品心响App;5月,腾讯宣布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全面升级为“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

“零一万物的智能体差异化竞争力在于企业端深度场景落地能力,相比其他AI公司聚焦消费者端,更强调Agent的企业端价值。”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说。

不过,尽管AI公司们纷纷入局智能体赛道,张孝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智能体概念发展了几年,但目前仍然处于早期阶段,当前智能体远未达到颠覆性效用,其价值被部分夸大。“2025年推理成本降至‘白菜价’加速了市场渗透,但需解决数据壁垒与定制化成本问题,才有可能释放潜力。”

Omdia首席分析师苏廉节也指出,目前的智能体尚处于初期阶段,主要以单个智能体为主,但是未来的智能体就需要更多的科技突破,如多智能体框架、开源工具等。

走务实赛道

虽然被列为“AI六小虎”之一,但在大厂及DeepSeek这匹黑马的前后夹击下,零一万物较早就开始了转型。

李开复此前曾向本报记者透露,该公司在去年就察觉到继续沿着Scaling Law,赌上巨量资源去训练超大参数规模的模型和资源占优的大厂竞争,不是最正确的选择。“大模型公司融资快、烧钱也快,因此也更快会迎来商业化的灵魂拷问:有没有能赚钱的商业模式?这一切都已经加速到来。作为一家大模型公司,要尽可能快地走过收入规模增长、亏损收窄、实现盈利的路径,这样才不会在商业化决胜的2025年掉队、被淘汰。”

所以从去年5月起,零一万物就在为2025年的大模型淘汰赛做调整了:首先放弃了训练原定万亿参数的超大模型Yi-X-Large,而转为训练更轻量化的MoE(混合专家)模型Yi-Lightning;今年1月,零一万物预训练和Infra团队中愿意继续训练超大参数模型的成员,加入了该公司和阿里云成立的“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2月,零一万物被曝内部发生多处变动,如计划拆分数字人业务,彼时该公司回应称,会根据市场PMF对项目进行快速调整,包括加强投资部分业务、鼓励有商业化潜力的项目进行独立融资,也包括关停部分项目。

与此同时,零一万物的业务重心开始转移到B端市场。DeepSeek出圈后,零一万物转向“开放模型”策略,成为“AI六小虎”中第一家拥抱DeepSeek的厂商,3月,该公司正式发布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并宣布可提供企业级DeepSeek部署定制解决方案。

对于“开放模型”策略,虽然李开复表示零一万物愿意用任何公司的优质开源模型,并且正在使用,但他也指出:“不要低估DeepSeek,现在它的新版本相对低调但还是很强的。”

而这次智能体的推出,也是零一万物深化B端业务的一步棋,李开复再次对媒体强调,零一万物国内业务很明确All in To B。

“零一万物原先的大模型开发能力还挺强的,所以他们智能体的开发能力不会差太远。”苏廉节说。但对于零一万物的转型,张孝荣指出,目前虽然找到一个新方向,但依然需要探寻道路。“战略摇摆风险、数据壁垒问题、开源策略的悖论,都是这家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

今年对于这些AI创业公司来说,如何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截至目前,零一万物今年还没有任何公开的融资消息。零一万物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业务聚焦和架构调整半年后,零一万物也在商业化探索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25年开年至今,零一万物整体收入已经超过去年的营收。近期,我们又拿到了数笔金额可观的大单,后续会适时披露更多细节。”零一万物2024年的确认收入超过1亿元。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