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角财经 田羽
当宇树科技的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出现在证监会官网的那一刻,这个炎热的夏天,资本市场仿佛多了一层耐人寻味的隐喻。
这绝非一次普通的IPO。
2025年的宇树,刚刚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春晚舞台上的机器人风靡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赫然在列,而智元机器人借壳上纬新材之后带来的六倍暴涨,更将整个行业推入炽热的资本叙事中。
资本市场的亢奋如同集体投票,仿佛在宣布人形机器人的时代,真的来了。
但热闹背后总有冷静的设问:当宇树机器人在租赁市场的日租金从万元高位滑落至3000元区间,当原价9.9万元的型号在二手平台已近腰斩,当B端表演需求难以转化为C端实际应用,人形机器人距离真正的走入生活,仍横亘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此刻的宇树赴市,更像是一场带着焦虑的冲刺,而非从容的远航。
更现实的是,轻量化技术尚未彻底攻克,智能化的决战已悄然打响;而华为等巨头在产业链深处的静默布局,像是一把悬在行业上空的利剑。
对宇树来说,敲钟那一刻,也许不是凯旋,而是在巨头真正杀入战场之前,必须攥紧更多筹码的开始。
高光时刻
王兴兴出生于浙江宁波,自幼便展现出惊人的动手能力,喜欢用废弃零件捣鼓各种小发明。中学时期因偏科被视为差生,但2009年他考入浙江理工大学,自此迷上机器人制造。大一,他独立造出一个双足人形机器人,初露天赋。考研时因英语成绩未达标,与浙江大学失之交臂,最终进入上海大学读研。
正是在2013至2015年研究生阶段,王兴兴攻克了电机驱动、结构设计与控制算法,自主开发出低成本高性能四足机器人XDog,达到了当时全球机器人学术圈的先进水平,并在创业大赛中斩获第一笔奖金,开始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2016年,有投资人劝王兴兴创业,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王兴兴选择离开入职不久的大疆,宇树科技由此诞生。从1人起步的小团队,宇树逐步成长为拥有数百人、产品线丰富的机器人公司。其代表产品包括四足机器人Laikago、Aliengo、A1,AI赋能的UnitreeGo2,以及国内首款能跑的人形机器人H1。
王兴兴曾表示,公司早期并不看好人形机器人,因其控制系统复杂、技术门槛高。然而,AI大模型的飞跃发展,尤其是2022年底至2023年初的技术变革,软硬件相结合的具身智能概念点燃了业界对人形机器人的热情。2023年8月,宇树正式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
宇树能快速入局人形机器人,得益于在四足机器人上的技术积累。数据显示,2023年宇树占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近70%的销量份额,是全球最早实现商业化的公司之一。杭州亚运会期间,宇树四足机器人在赛场上运送铁饼、标枪而出圈,也增强了公众对其实用价值的认知。
这种技术积累还让宇树在价格战中占据先机,堪称价格屠夫。2024年5月,其发布的轻量级人形机器人G1,基础版售价仅9.9万元,远低于行业普遍水平。这背后,是其在电机、关节、雷达等核心零部件上的自研能力,使其能有效压缩成本。
2025年,宇树科技更是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一个月之内,先是在央视蛇年春晚,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登台表演,展现了其技术实力;2月17日,王兴兴在北京参加了备受瞩目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彰显了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商业化方面,7月11日,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国移动的采购项目,总额达1.2亿元,其中4605万元用于采购宇树的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和五指灵巧手。
随着技术成熟、市场扩展与商业化加速,上市也成为宇树科技的必然选择。
资本追捧
7月18日,证监会公示,宇树科技已提交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虽离真正上市尚有流程,但对这家备受瞩目的科技新星而言,登陆资本市场几乎只是时间问题。而多年来押注宇树的资本方,也终于看到了阶段性回报的曙光。
宇树的融资征程始于2016年,创始人王兴兴获得的第一笔投资来自来自圈内知名投资人尹方鸣。而2017年乌镇的那场座谈会,至今仍为创投圈所津津乐道:
当时名不见经传的王兴兴,带着宇树的机器狗试图在雷军、王兴等投资大佬面前寻求融资机会,结果却因机器狗绊倒死机的意外,收获了一场略显尴尬的结局。
随后,资金困境如影随形,直至2018年,安创加速器与变量资本的联手投资,才为宇树注入了第一笔机构资本的活水。到了2020年,红杉中国种子基金与德迅投资参与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让这家企业走进了更多投资机构的视野。
对于王兴兴的形容,红杉中国开篇第一句话是:非名校背景,毕业即创业;年轻有闯劲,没有显赫的学校或职场成绩作背书,更缺少资金和资源,但在九死一生的创业里,却成为笑到最后的人。红杉内部把这类创业者叫做outlier。
此后,红杉中国持续加注,祥峰投资、初心资本等陆续加入。顺为资本领投的A轮千万美元融资,进一步夯实了宇树的基础。真正的融资高潮出现在2022年之后,经纬创投、敦鸿资产领投的B轮,美团、金石投资参与的近10亿元B+轮,以及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与腾讯投资参与的B++轮融资,共同将宇树估值在2024年9月推高至80亿元。
2025年春晚的爆红,更为宇树注入流量与资本双重红利。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阿里等巨头联合领投的C轮融资,以超百亿元投前估值阶段性收官,为其上市铺平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同行业的智元机器人于7月8日通过收购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多数股权,实现曲线上市。这家由前华为高管联合创办的公司动作频频,引发市场对具身智能企业资本路径的热议。短短半个月,上纬新材股价从7.78元飙升至48.19元,暴涨逾6倍,资本对该赛道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也放大了外界对宇树上市后的想象空间。
|图源:亿欧智库报告
例如,特斯拉将FSD与Autopilot算法直接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而国内如广汽、长安、华为等车企,也在尝试复用智能驾驶技术栈,以经验迁移方式加速落地。这场技术转译的竞争,将决定下一阶段智能化的发展速度和天花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